营改增企业:期待免费的电子发票新模式

12.04.2016  17:16

    万众瞩目的营改增“全覆盖”政策,在今年两会上终于一锤定音:2016年5月1日起,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和生活服务业将全部纳入营改增的范围。据国家税务总局官方发布的数据称,本次营改增“全覆盖”政策,涉及的四大行业纳税人总数将高达1000万户左右。

   900万小微纳税人面临大考

  在这最后一轮的营改增扩围中,毫无疑问,建筑业和生活服务业将面临最艰难的内部转型挑战。

  众所周知,建筑业和生活服务业的纳税人基本特征是“规模小、数量多”,小微企业和个体户占绝大多数。公开数据显示,这两大行业中的小微企业和个体户,总数超过900万户。在营改增之前,这些小微纳税人的共同特点是:简单计税、微利经营。限于自身经营能力、规模和盈利水平都较低,他们的财税处理能力和财税信息化水平都很低。而今,随着营改增全覆盖的大限来临,这高达900多万户的小微纳税人,普遍面临巨大的挑战。

  南京市某财务公司负责人王先生表示:“且不说个体户,单就大部分小微企业而言,他们多都是没有专职财税人员的。相关财税事务,一般不是找兼职会计搞定,就是找代理机构承担。营改增以后,发票管理和抵扣的复杂性大大增加,这些小微企业原先的财税业务模式就很难继续维持下去。财税管理方面的投入增加,是难以避免的。

  多年从事建筑行业会计工作的张女士也认为,“增值税的管理也比营业税复杂得多,外界往往看到‘营改增’后企业税负下降,而看不到企业财务管理成本的增加。”张女士说:“就算是拥有财务团队的企业,为了适应税种变化和整个会计核算体系的调整,企业也需要加大财务人员技能培训和管理系统建设支出,这势必也会增加企业的经济负担。

  中国建设会计学会会长秦玉文,在面对媒体采访时曾表示:“无论是建筑业也好,还是生活服务业也好,他们本身的经营环境就比较复杂。营改增后,这几百万的小微纳税人,要想顺利从上游业务链中实现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应取尽取”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营改增后,这些小微纳税人最可能面临的情况就是,税负的确降了一点,但是其他负担却上来了。从行业层面看,要完成针对营改增的适应性调整、营改增的减税效果要完全体现,这批小微企业和个体户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 ,秦玉文说。

  不可否认,在中国宏观经济并不景气的当下,营改增的全面落地,倒逼着大批小微纳税人必须调整自己的业务对象与业务管理流程,并增加对财税管理业务的支出,这对两大行业900多万小微规模纳税人而言,无疑是一个痛苦而艰难的过程。

   增值税电子发票推广带来双重压力

  早在营改增“全覆盖”政策落地之前的6个月,我国已经全面开启了推广“增值税电子发票系统”的进程。如果从一般意义上去理解,推广电子发票能节省“纸质发票”的高额社会成本,提升企业运营及电子商务的效率,这对全国纳税人是大大的利好。相关测算数据表明,倘若电子发票在一个正确模式的基础上得以全面推广,将释放至少4000亿元的政策红利。因此,社会各界曾经热切期盼通过电子发票的推广,来改善全国数千万小微企业的生存困境。

  然而,丰满的理想遮蔽不了骨感的现实。由于我国现行的“增值税电子发票系统”,选择的是必须捆绑“税控专用硬件”的开票模式,其落后的技术模式与毫无实际意义的硬件捆绑,导致电子发票推广的红利,在得以释放之前,就先给全社会带来了上千亿元规模的巨额推广成本:这其中包括了税控盘的开户购置费1050元/户、每年都必须缴纳的技术服务费330元/户,以及税控设备定期的汰换费用。另外,许多行业的纳税人甚至还不得不去购置无法抵扣的高达数万元一台的税控专用服务器,等等。

  而此番营改增“全覆盖”政策落地后,从5月1日始,新纳入营改增范围的900多万小微纳税人,在本身财税业务管理难度大大提高、财务管理成本同步“水涨船高”的基础上,还不得不面对“增值税电子发票系统”全面推广,所带来额外负担。

  尽管此前有相关部门曾公开称:推广“增值税电子发票”不会给纳税人造成新的成本支出。但是,国家财政和数千万起征点下小微规模纳税人,必须掏出真金白银来购买整套的防伪税控硬件系统,却是不争的事实。这些支出,要么是归于国家财政承担,要么是小微企业自己在刚性成本中列支,这显然也是不容置疑的事实(按政策,起征点下的小微纳税人无法享受抵扣优惠)。

  供职于国内某知名咨询公司的资深分析师李先生认为:“营改增能一定程度上为企业减轻税负,肯定是好事。但从目前情况看,其明显与增值税电子发票的推广,产生了负面的政策叠加效应,而增值税电子发票系统又选择的是一种不太理想的高成本模式,这势必给困境中艰难求存的广大小微企业乃至个体户,带来新的生存压力。

  “国家应当在政策层面,慎重审视电子发票现有的推广模式,让电子发票真正发挥利惠民生的作用。另外,营改增也好、电子发票也好,至少要避免给小微企业带来新的经营负担。因为这些小微企业,看起来规模小、又很分散,却是事实上的社会就业主渠道、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宏观经济能否再度走出低谷,进入新的繁荣周期,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这些沉默的大多数”,李先生说。

   模式创新,才有望释放数千亿政策红利

  从战略层面看,国家近几年持续力推的“营改增”和“电子发票”,都是利好国计民生、利好经济结构调整、利好共给侧改革的大政策。而这两大政策在落地层面的效应抵牾,也并非是永远解不开的“”。

  假如推广电子发票,能够采用类似支付宝、微信那样的纯互联网应用模式,完全抛弃“专用设备”的捆绑、完全免费,不设置人为的推广门槛,并开放电子发票的技术接口。那么,全国以数千万计的小微企业和个体户,只需在电脑上装个客户端,或在手机上装个APP软件,就能轻松满足各类开票与管理需求——这样的电子发票推广模式,既不让纳税人增加丝毫的成本负担,也能为国家财政节约上千亿元的巨额推广成本,而且使用上也能做到非常的简洁高效,有利于广大财税业务能力不强的小微企业掌握和使用。这样的电子发票模式,势必能赢得绝大多数纳税人的欢迎和衷心支持。

  另外,就当前的技术条件而言,若选择上述纯“互联网+”的电子发票推广模式,那么,在后台风控系统的监管下,电子发票的数据安全,实际上也有充分、完全的技术保障。若能如此,我国电子发票推广的参与各方,也因此将各得其所、皆大欢喜。同时,由于接口开放,也就为更多的市场主体,在国家统一《电子发票准入与管理规范》的前提下,自由、充分地参与市场竞争创造了条件。而且,由于竞争机制的引入,我国的税务信息化行业,也将得以打破垄断、激发创新、提升市场活力和服务水平,并进一步挖掘出电子发票所蕴含的巨大市场潜力,为宏观经济走出低谷增添新的助力。

  纵观近一年以来,无论是舆论界还是财税系统内部,都不乏有识之士屡屡疾呼——推广电子发票,必须采用纯粹“互联网+”的高效、免费模式。也唯有如此,才能让各行各业总数高达数千万户的小微规模纳税人,放下戒心,真心拥护相关政策的全面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