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里的“农事”

28.03.2016  11:37

    莫高窟里的壁画是佛的画,莫高窟里的故事是佛的故事,但我们在敦煌壁画上也看到了不少关于农民和村庄的事情。村庄作为最大的俗世,佛就生活在村庄的雨水和粮食里。从一个石窟走向另一个石窟,就像是从一个村子走向另一个村子,村里的人间烟火在佛的注视下缓缓升腾着……

    看看第23窟的《雨中耕作图》吧。这是盛唐时期的一幅画。画面上用扁担挑着工具走在田间小道上的那人,怎么看都像是我在村里见过,扁担是榆木削的,中间扁平,两头削尖。一个人在山路上闪着扁担走,那姿势很优美。壁画上的那人挑着什么,我看不清楚,或许是给田里耕地的人挑着午饭吧?地边上那对正和孩子们一起吃饭的农民夫妇或许是另一家人,他们是在旁边的另一块地里劳作,他们家的饭已经送来了,他们的午饭吃些什么呢?我仿佛闻到了韭菜咸菜和苦苦菜酸菜的味道。

    画面正中正在雨中耕地的人,穿一身黑衣,戴一顶草帽,草帽只能遮住他的头和脸,草帽不能让他的身上不湿。一头红牛,在乌云翻滚的天底下,鲜亮得像一面旗帜,当然最好别是一面旗帜,要不谁一高兴把旗举起来挥舞,雨中干活的老牛就会被挥得晕头转向了。不过这头红牛还真有唐朝的风格,是一头胖牛,比较丰满,晕上一阵,还能坚持。如果是一头瘦牛,挥舞几下,可能就挥成一把牛骨头了。雨中耕作的那人,此刻一定能听得见脚下沙子的鸣响。

    再看看第445窟北壁的《弥勒经变图》,也是盛唐时期的一幅“耕作图”。图中有耕地、播种、收割、运载、田间进食、打场、扬场、粮食入仓等情景,可算得上是唐代的“清明上河图”了。图画的本意是要表现《弥勒下生经》中所说:“雨泽随时,谷稼滋茂,不生草秽,一种七获,用功甚少,所收甚多。”的内容。但通过十分写实的画面,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农业生产过程和农民的劳动生活,以及使用的生产工具,包括曲辕犁(俗称二牛抬杠)、镰刀、牛车、连枷、六股杈、长把扫帚、簸箕等。

    在这幅收获劳作的画面上方有一处收租图,图中有一屋,里面坐着一个头戴软巾、穿圆领长袍、腰束丝带的主人,他后靠椅背,安然自在。外间一个管家模样的人正在向他汇报着什么。屋外堆着大堆的粮食,粮堆旁有量器。屋内是清凉悠闲的地主,屋外是在烈日下劳作的农民,描绘了唐代地主庄园中监督劳作和催交地租的情景。图画中庄园主(后来我们称之为地主的人)表情已斑驳模糊,因此我无法看清那是一张怎样的面孔。我受过的教育告诉我,地主不是什么好人,那就不看了吧!

    进到第25窟,看到一幅中唐时期的《耕获图》。许是视角的错误,我总感觉画面下部的这对牛,黑牛比红牛走得快了点,“打黑牛,惊红牛”是手中有权“打牛”者的策略,但这头“红牛”怎么就不惊呢?许是它知道打了黑牛,就轮到打红牛了,它在等着,可主人正忙着双手扶犁,没有打它。不打也是经验,因为耕地耕到需要转弯的时候,就是要一头牛走快点,另一头牛走慢点,尤其是当耕到地埂下时,靠地埂的那头牛就得紧走几步,外面的那头则慢走,耕地的人把犁斜划过去,才能把地埂下的地耕上,不留死角。只是这幅画上的牛显然没有到转弯的时候,两头牛应该并驾齐驱的时候,一头牛走得快了,架在脖子上的杠就被拉斜了,就会让走得慢点的那头牛有点难受。我不知道是挨了打的那头牛难受呢,还是没有挨打的那头更难受?

    再看一幅牛的画吧!第154窟的《耕种图》也是中唐时期的画。画中的一对牛,也是黑牛似乎比黄牛走得快了一点,而且扶犁的人正好在黑牛的一边举起了鞭子,黑牛显然已看到了鞭子的举动,甚至听到了鞭子飞舞的呼啸声,它用力地过程尾巴都微微翘了起来,不像黄牛还夹着尾巴。当然,那鞭子或许只是在手中举着,或者只是在空中抡着圈子,吓吓牛而已,相当于“警示教育”,但黑牛还是放快了脚步,要是它对这种“警示”不在意的话,那鞭子就会真的落到身上。鞭子一直在那里抡着,那画面上的斑驳之处,莫非就是被那鞭子抽的?你看那些裂缝,像不像一条条鞭影?时间的鞭影。而在耕牛旁边的一块地里,一个人正蹲在地上收割庄稼。地不大,像是两块红毡拼在一起,而耕地和收割就是红毡上的两个图案。一边耕地,一边收割,这个季节应该是秋天了。敦煌的“秋老虎”肯定很厉害,因此,画面上的两个人都戴着草帽。许是草帽遮挡了强烈的紫外线吧,画面上两个人的皮肤都很白,没有我们现在常见的高原人那么黑,更看不见他们脸上的“高原红”。“高原红”其实也是挺好看的。

    在第445窟,我们看到的是盛唐时期的一幅《农耕图》。看见画上的耧车,我就想起乡下的春天。一大早,男人吆上毛驴,驴背上搭上半口袋种子,人则肩扛着耧上地了,耧的木架很长,人只能钻在中间扛着,如果走到弯路上一不小心,耧架的一角碰到地埂上,就会把人碰个趔趄,所以扛耧走路得小心才是。到了地里,将木架套在驴脖颈上,随着人的一声吆喝,驴就拉着耧起步走了,而人则扶着耧柄左右摇摆起来,技术高的人摇耧就能摇得均匀,落在地里的种子稠稀适当,不会摇的人则要么摇稠了,要么摇稀了,等到种子出苗了一看,有的地方密得连针都扎不进去,有的地方却是空白,像一个人头上得过秃疮,有一疤没一疤的。耧铃响起来了,这就是乡下真正春天的声音。

    在敦煌壁画中,有关农耕的壁画还有很多。如果没有这些“农耕图”,敦煌的壁画一定会逊色许多。去遥远的莫高窟看了看那些壁画中的“农事”,我居然有种回到乡下老家的感觉。其实,莫高窟就是老家的那个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