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过度炒作废了少林“武功”

05.09.2014  13:25

   作者:汪昌莲

  少林寺也要玩新媒体了。近日,该寺无形资产管理部门招聘媒体总监和公众号主编的启事,引来将近300份简历,其中包括大批海归和传统媒体人,也引来了网友的各种吐槽。(9月4日《南方都市报》)

  少林寺本来就是一个不甘寂寞的主,隔三差五地闹出一点动静来,以此博取公众的眼球。这次公开招聘媒体总监,不仅吸引了300名精英人士蜂涌角逐,更引起了众媒体及网友的强烈关注,这样的效果,显然是少林寺想要的。然而,一个佛门静地,不潜心修佛,反而广招“俗家弟子”,还要建立自媒体,这种急功近利的“还俗”心态,显然与这座千年古刹格格不入。

  近几年,关于释永信和少林寺的负面消息,可以说是此起彼伏。特别是,释永信的负面消息远不如少林寺本身多。比如,各种被坑的少林游记,游客被强买强卖,以及少林寺过度商业化、充满铜臭味的报道,在媒体上屡见不鲜,少林寺的声誉实际上早就被自己亲手毁掉了。如此语境下,少林寺招媒体总监也好,建自媒体也罢,其目的很简单,一是为了取悦媒体,规避和减少有关少林寺的负面新闻;二是为了进行危机攻关,应对可能出现的负面舆情。

  问题是,招聘媒体总监,少林寺似乎没有准备好。一方面,300名高素质人才,欲跪拜在少林寺名下,显然让少林寺惊出了一身虚汗;另一方面,少林寺也坦承:“最终将以何种方式决定录用者,方案仍在商议中。”也就是说,这次招聘工作,少林寺在事前根本没有制订相关的招聘方案,而是“临时抱佛脚”,这让人们不得不对少林寺招聘媒体总监的初衷和诚意产生质疑。人们甚至有理由相信,这仅是少林寺策划的一次新闻炒作。

  据少林寺称,招聘媒体总监,是为了“不断改进传播方式,加强与信众的交流,在世界各地宣传中国少林文化”。殊不知,作为佛门静地,少林文化在于潜心研修,而不是大肆宣扬。从某种意义上讲,过多的宣扬,就是一种公开叫卖;而公开叫卖,不仅无助于少林文化的传承,反而会让少林文化大跌“身价”。因此,少林寺应一心向佛,摒弃浮躁的“还俗”心态,不要涉猎世间太多的“俗事”,莫让过度炒作,废了少林文化的“武功”。(汪昌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