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必须去”到底是谁的悲哀
两位诺贝尔奖得主——莫言和理查德·罗伯茨(RichardJohnRoberts)近日相聚在无锡。他们受邀出席了第四届世界佛教论坛一个主题为“生命的相遇”电视分论坛。在论坛上,莫言说,“我的第一反应是‘我不去’、‘我不去’。有关部门找到我们领导”,领导批示“必须去”。 (澎湃新闻)
自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以来,莫言一直都很忙。每隔一段时间,我们就能看到莫言出席一些活动的新闻。这说明,莫言现在就像是娱乐明星,经常游走串场于一些活动之中。而对于到底愿不愿意出席这些活动,参加这些看似高端的活动有什么意义,现在莫言终于吐露了自己的心声——是被领导命令来的。
莫言,是一位职业作家。按理说,作家应该有相当大的自由。如果一位作家不能自由创作,或者做自己想做的事,则将成为最大的痛苦。可悲剧就在于此,莫言作为世界一流的作家,却仍然要面对这样那样的权力约束,仍然要执行这个领导那个领导的命令,这着实让人为莫言的遭遇产生同情。
对于领导的命令,莫言似乎不敢不从。需要明确的是,莫言是有单位的,也是有领导的。前几年,他从某报社调到了某艺术研究院;之前,莫言早已是中国作协成员,且身居副主席高位。此外,莫言还有许多的兼职,是许多大学的兼职教授、客座教授。而许多头衔也都是他获得诺奖之后得来的。应该说,莫言太多的社会职务,很难让他有自己的时间,在获得诺奖之后,就更难了。
莫言也曾坦言,自己参加活动太多不是什么好事。他曾称,“获奖之后很多大型活动、颁奖典礼邀请他,但大部分活动他都拒绝了,十次邀请他顶多答应一次,这还是让读者觉得他露脸太多了。很多活动我不愿去,但是又愧对一些人。我很希望回到自己的写作状态,我什么活动都不愿意参加,但是没有办法。”应该说,莫言对于出席或参加活动,还是充满了一些反感。
对于“莫言必须去”的领导指示,我们当然可以责怪莫言的单位以及上级领导,这种行政命令与权力施压和真正的文学创作并没有多少关系,相反还可能让作家身不由己。但是,莫言作为我国最成功的作家之一,被名声所累,也应该进行自我反思——作家首先是自己在乎体制内的利益,才可能长期呆在一个并不属于真正文学家的体制之中。因此,与其说莫言受到了体制内的一言堂压制,倒不如说莫言已经把自己推向了一个巨大的名利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