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柴火为药材“扶正”扛起陇药航母走向世界的旗帜

11.08.2014  10:27

  扶正药业大输液生产线。首席记者 梁峡林 摄

  【编者按】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组织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为加强“两新”组织党的建设和诚信建设,总结经验,榜样示范,推动我省“两新”组织向纵深发展。近日,省委宣传部组织中央驻甘及省内主要媒体对全省13个优秀“两新”组织的先进经验及感人事迹进行了集中采访,这在我省尚属首次。13个“两新”组织遍布全省7个市州,涉及中药材加工、建筑、矿山开发、食品加工、文化传承、节能加工、拍卖、公益扶贫救灾等多个领域,是全省各个行业的领头人、龙头企业或集中代表,不仅代表着我省民营经济的最新发展方向,更是诚信经营的忠实代表,还展示了两新组织公益扶贫、帮扶一方的责任担当及企业风采。它们在行业影响、示范带头、法人魅力、企业党建文化等方面为全省两新组织树立了学习榜样的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甘肃省两新组织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希望。

  “当地农民怎么把珍贵的药材黄芪当做柴火烧,真是太可惜了!”因为当年北京“6·26”医疗队的医生、如今中国工学院院士孙燕的一句话,陇中苦甲天下的定西地区建起了一所中药制药厂;也因国企改制,定西制药厂更名为甘肃扶正药业科技公司,而走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发展中医药业既让农民得到实惠,又促进医药产业发展,这个目标好!”更因温家宝总理视察时的一席鼓励,短短十年间,“扶正”的名字走出了甘肃,占据了国内多个市场,并走向世界。

   院士一句话

   让柴火“变身”为药材

  1970年,孙燕院士从北京来到甘肃定西支医。看到当地农民把珍贵的药材黄芪当柴火烧和买卖,令这位对传统中医怀有浓厚兴趣的年轻医生感到无比感慨和伤心。在这个“定西名医”的建议影响下,定西制药厂出现在陇中苦甲天下的定西地区,千百年来当柴火烧的黄芪等中药材终于“派上了用场”。

  因“黄芪药材”,定西也成为孙燕院士的第二故乡。他知道黄芪具有扶正补气的功效,就决定从黄芪入手开展对扶正中药的研究,用现代科学方法对中药的效果进行细致的观察和分析。回京后经过多年的反复试验,终于证实黄芪、女贞子等中药能够促进病人免疫功能的恢复,与放疗、化疗配合,可以提高肿瘤患者的远期疗效,进而研制出了配合临床治疗的贞芪扶正冲剂、扶正女贞素和固元颗粒等中药制剂,并获得了四项专利。为了报答定西人民的厚爱,他把研制的“贞芪扶正”产品赠送给定西药厂生产,现在贞芪扶正胶囊和颗粒已进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需求量一直都很稳定。扶正产品及品牌至今已连续荣获甘肃省名牌产品及中国驰名商标称号。

  “扶正之父”!这是扶正药业全体员工对孙燕院士的爱称。今天,在“中国药材之乡”定西,孙燕关于扶正产品的研究和开发利用进一步带动了定西中草药产业的发展,对于当地农民脱贫增收和经济发展发挥了中药作用。诚如甘肃省十二大党代表、甘肃扶正药业董事长席卓霞所言:“没有孙燕院士,就没有今天的扶正药业和扶正这个品牌,定西人民永远感谢他!”

  定西素称“中国药材之乡”,种植品种达300多种,在全国市场占有份额已超过20%,并远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市委市政府看来,定西打造中国药都和中医药产业,帮助广大药农脱贫致富,都离不开扶正药业这样勇于担当、不断创新的龙头骨干企业。

   “华丽转身”抢抓机遇

   担当陇药发展排头兵

  如今走进扶正药业公司,映入眼帘的是高大簇新的厂房、严格的管理制度、细致的流程、饱满的员工精神面貌。而在10年前,作为一家老牌国有企业,定西制药厂留给外界的印象却是老、慢、散。2005年1月,北京海吉星医疗股份公司对其进行改制和资产重组,并更名为甘肃扶正药业科技公司,给企业带来了新生和活力,由此驶入发展快车道。当年,原国家计委批复实施的贞芪扶正中药产品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全部竣工,企业整体搬迁到了巉口工业区。150亩的宽阔场地,无污染的生产环境,便利的交通条件,先进的工程技术装备,为扶正药业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2006年成功兼并兰州康顺医药器械有限公司;2007年重组有着50年发展历史的兰药集团,改制创立了甘肃新兰药药业有限公司,为我省国企改制提供了良好借鉴。

  2009年,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扶正药业视察时鼓励全体员工:“定西的经济发展应走特色产业之路,希望扶正药业等甘肃企业能发挥中药材优势,把农民的药材种植和加工结合起来,既让农民得到实惠,又促进医药产业的发展。”总理一席话,更令扶正人信心满满。当年,扶正自主研发的中药六类新药海桂胶囊取得国家新药证书,核心产品——贞芪扶正胶囊新工艺,取得国家临床批件,九类新药消癌平片取得生产批件;2010年,完成了青海绿色药业收购工作;投资1亿元在定西建成了西北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年产1亿瓶塑瓶大输液生产基地,2011年新增投资1亿元,开始建设软袋大输液生产线;2010年起,陆续投资1000万元,建设1.5万亩黄芪GAP基地,为核心产品提供了原料保障;2013年,在陇西中医药产业循环经济园区立项实施总投资1.53亿元的“陇药制备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应用基地建设项目”,旨在从源头上控制中药材,建设中药材储藏加工基地,打造中药产业上游最大最好企业。

  目前,一个以扶正药业的中药、大容量注射剂为主,以新兰药西药和原料药为主,以康顺医疗器械和血液制品为主,以绿色药业民族药为主的产品结构完整、生产体系健全的医药生产航母正在领航甘肃医药产业前行。

   两大法宝

   令扶正人底气十足

  在席卓霞董事长眼里有两大法宝,“质量是企业发展的根本,科研是企业前行的动力”。

  多年来,扶正药业以GMP认证为突破口,严格执行符合国家标准的质量管理体系,使企业的质量管理能力和技术装备水平得以大幅提升。目前,企业生产线已全部通过新版GMP认证,通过硬件改造和软件规范,强化“人、机、料、法、环”等五个质量要素的管理。2000年,首次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GMP认证,每年接受2到4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GMP认证跟踪检查。可喜的是,2000年至今连续10多年产品抽检过程中,扶正药业从未出现过不合格现象,全部通过了GMP认证跟踪检查和飞行检查。

  以技术创新和新品研发为龙头加快从生产型企业向创新型企业转变。2010年9月28日,扶正药物研究院应运而生,中国科学院院士尚永丰、中国工程院院士孙燕受聘担任扶正药物研究院名誉院长和首席科学家,同时引进了一批科研和营销人才,确定了以甘肃道地药材为主要原料,以延伸甘肃道地药材产业链为目标,年创造产值过亿元的发展目标,主要围绕贞芪扶正系列产品和茜芷系列产品的上述两大系列产品进行深度开拓,开发软胶囊、浓缩丸、滴丸等产品。在“贞芪扶正中药产品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基础上,公司还建立了当归、党参、丹参、甘草等其它几个道地药材科技示范区及生产基地,并与兰州科学院化物所、甘肃中医学院、湖南中医药研究所、西安交大医科大学等科研院所,分别就基地的生态环境、种质资源、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加工以及新产品开发开展了广泛的科研开发。

  促使扶正生气勃勃的原因还有,丰富贴心的企业文化和党建活动,公司中层以上干部69%都是党员,党员作用的发挥直接影响公司的全面建设和整体发展,逢年过节及职工红白事都能感受到企业的贴心关怀和慰问。

   立足药材之乡

   让“扶正”走向世界

  面对新形势,扶正药业为自己定下了战略目标:“2020年,实现工业20亿商业20亿,做甘肃省中医药产业的排头兵,跻身国内医药行业100强。”一个更大更高层次的计划正在扶正人手中逐渐变为现实。从改制重组到“退城入园”,再到入住新区,兰药药业顺利实现了从弱到强、从强到大的“三级跳”。从中药到西药,从定西到省城兰州,在经营规模和实力上,实现了空前飞跃。

  扶正药业在巉口预留空地实施总投资0.9亿元的“20亿粒中药胶囊自动化生产线建设项目”已开建,用以满足主导产品扩能需求,该生产线将于今年底认证投产。在兰州城区“退城入园”政策引导下,投资3.7亿元实施的兰药安宁医药产业园整体迁建项目,已全部投产;响应政府重点企业入驻新区的要求,在兰州新区投资11.5亿元建设的兰州新区医药工业基地项目,征地280亩,规划建筑总面积130000平方米,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销售18.2亿元、年利税3.7亿元的效益指标,正在进行一期工程建设。

  扩大国内市场占有率,全力开拓海外市场,使扶正品牌走向国际更是扶正人所追求的目标。目前,扶正药业产品营销网络遍及全国,并向欧美等海外市场延伸,在澳洲、非洲、美洲和俄罗斯及美国取得了很好的业绩。2013年实现销售收入7.6亿元,实现利税9100万元。2014年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4.2亿元,实现利税5500万元,收入利润增长速度均处于省内同行前列。

   首席记者 梁峡林 实习生 马逸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