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群众用药更安全更便利 ——我省药品流通行业发展综述

24.10.2016  13:03

  药品,作为一种特殊商品,从生产加工到仓储运输,再到批发零售,每一个环节都受到人们的格外关注。

      尽管近年来我省在药品流通体系建设方面取得积极成果,但总体上来看,药品流通企业整体规模偏小、竞争力不强、仓储运输管理不规范等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影响和制约着药品流通行业的发展。

      为进一步推进我省药品流通行业创新发展,省商务厅日前制定并印发了《甘肃省药品流通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根据规划,到2020年全省形成布局合理、配送高效、秩序规范、服务到位、城乡全覆盖的现代药品流通网络,全面满足城乡居民用药安全、有效、便利的需求。

      老百姓患病,希望第一时间得到有效救治,特别是能及时就近购买到急救或常规药品。但在我省广大偏远农村,由于人口居住分散,交通不便,给群众寻医问药带来困难。为此,我省商务部门积极配合医疗管理部门,一方面加大农村医疗卫生设施建设,另一方面加快农村药品流通体系建设,使药品流通市场整体规模和药品零售店覆盖面不断扩大,为群众用药带来便利。

      截至2015年底,全省药品批发企业338家,药品连锁零售门店1581家,零售单体药店达到4643家,全省药品流通业实现销售收入121.6亿元,是“十一五”末的2.4倍。2015年,全省药品流通企业销售收入20亿元以上的企业1家,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企业4家。2015年度全国药品流通行业销售百强企业中,我省有2家入选;全国药品零售连锁企业销售百强企业中我省有1家入选。

      在药品流通业带动下,全省中药材流通市场空前活跃。目前,全省初步建成了以陇西为核心的6个中药材区域市场和10个产地市场,建成了“西部中药材网”等15个专业网站。2015年,我省中药材静态仓储能力85万吨,上市交易中药材80万吨,是“十一五”末的3倍;市场交易额200亿元,是“十一五”末的6倍。其中,陇西地区已初步发展成为全国中药材交易的区域中心和当归、党参、黄芪等大宗道地药材价格形成中心,充分发挥了带动中药材种植、稳定中药材价格的功能。

      尽管我省药品市场覆盖面不断加大,销售繁荣活跃,但与老百姓的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省商务厅有关专家分析,一方面我省药品流通企业实力普遍较弱,药品流通企业“多、小、散”问题仍然突出,区域性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不强,跨区域销售能力较弱,药店连锁化经营程度较低,单体药店所占比重较大;另一方面,我省药品流通企业经营模式传统,电子商务、网上销售、供应链管理等现代营销方式处于起步阶段,专业化的第三方药品物流配送发展较慢。企业定位趋同化、产品同质化问题突出,甚至在一些地方出现无序竞争、过度竞争和恶性竞争现象。

      值得关注的是,我省部分中药材仓储库设计标准较低,设施不齐全,管理不规范,标准化仓储库房建设滞后,“天然药仓”的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目前已建成的中药材交易市场,专业化、信息化、现代化程度不高,贯穿于中药材种植、产地加工、仓储物流和商贸流通等全产业链的商品规格标准和质量溯源系统尚未完成。部分中药材市场存在交易混乱、质量缺乏保障、市场管理缺位等问题。这种粗放式的经营和管理,很难形成品牌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有关专家通过调研分析认为,在我省药品购销环节,一些新特药经销商采用垄断经销模式,造成了药品价格虚高,增加了医疗成本和患者的医疗负担。特别是药品批发企业和零售连锁企业主要集中城镇,农村和偏远地区药品配送未能全面有效覆盖,造成农村药品经营不规范,药品质量安全存在隐患。

      药品流通市场是否规范有序,安全便捷,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省商务厅制定并印发的《甘肃省药品流通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在认真分析总结我省药品流通业发展成绩和不足的前提下,对今后5年全省药品流通业创新发展作出规划安排。

      根据《规划》制定的目标,我省药品流通行业发展要不断适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目标和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医药健康需求,到2020年形成布局合理、配送高效、秩序规范、服务到位、城乡全覆盖的现代药品流通网络,提升行业集中度和连锁化率,增强骨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全面满足城乡居民用药需求。

      为此,我省提出以保障药品供应为重点,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流通市场布局,完善药品配送网络。重点以骨干企业为主体,大力推进结构调整,促进产业要素整合,促进我省药品流通行业全面转型升级。到2020年,实现药品年销售额200亿元,力争形成10家以上家年销售额超过10亿元的大型药品流通企业和企业集团,药品零售连锁企业销售额占药品零售企业销售总额80%以上,连锁药店占全部药品零售门店的比重提高到60%以上,基本建成区域性物流配送和仓储中心,使广大农村地区实现药品定点配送,确保药品质量安全。

      根据《规划》,未来5年我省将结合我省中药材市场的现状和发展需求,在中药材产业重点区域建成“一个中心市场、四大产区市场和十个产地市场”。以陇西为中心,建设集仓储物流、市场交易和电商平台为一体的现代化中药材中心市场,形成全国性区域中药材交易市场。配套建设渭源、岷县、宕昌、民乐四大产区市场,扩大交易规模。在临洮、武都、文县、礼县等中药材重点产区,逐步改造建设十个中药材产地市场。依托区域优势,探索建立国家级中药材战略储备体系,充分发挥平抑中药材价格、南药北储等功能,进一步降低药品运销成本,为老百姓带来便利和实惠。(记者严存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