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价格是否会大幅上涨?

07.05.2015  03:50

    5日,国家发改委会同国家卫生计生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印发推进药品价格改革意见的通知》(简称《通知》),将于6月1日起取消绝大部分药品的政府定价,药品实际交易价格主要由市场竞争形成。《通知》发出后,记者归纳了网民就切身利益提出的几个主要问题,请有关部门予以解答。

    药品价格会大幅上涨吗?

    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于明德认为,放开限制后,曾经一度“消失”的低价药也有可能“重见天日”,国家药品限价政策造成的药品价格扭曲将得到改善。

    他说,放开限制后,相较于独家药和稀缺药,市场上大多数的普通药品价格不具备大幅上涨的条件,甚至会越走越低。由于同种药有多个生产厂家生产,白热化的市场竞争会越发压缩其利润空间。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蔡江南认为,药品价格存在结构性问题,药品价格两级分化,建立以市场为主导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后,有利于改善这一局面,使药品价格回归合理区间。《意见》出台后,高价药价格可能下调,而低价药价格也可能有所上调,只有这样企业才有动力生产这些药品。

    稀缺药是否变得易购?

    于明德认为,医保目录外血液制品资源非常紧缺,供不应求。此前国家虽然对这类药品制定最高限价,但由于医院进货成本和保存成本高于限价,医院不愿赔本进药,导致临床上无药可用。而“黑市”上却可以轻松买到加价药。此次放开限价,这类稀缺药品确实有涨价可能,但也同时把药品价格放在市场化公开透明的“阳光”下,更加方便百姓购买和政府监管。

    专家建议,政府可立法对稀缺药短缺问题进行控制,或成立相关机构负责短缺药品处理和协调工作,同时完善国家药品储备制度,将抢救用药、廉价药品、罕见病用药纳入其中。

    专利药会不会降价?

    于明德认为,专利药品具有不可替代性,放开限制之后,这类药品短期内不一定会马上涨价,但是在招标谈判中会运用自身强大话语权稳住价格不降。

    天津一家药企负责人李静认为,取消政府限价后,对于竞争充分的药品,企业盈利空间会进一步压缩;只有专利药和独家药,企业才可能有更多议价空间。所以,制药企业若想充分享受药价改革的红利,只能靠加强研发。

    中国药科大学医药价格研究所所长常峰认为,放开限制后,药企在市场规律下有效进行资金支配,加大研发投入,这一良性循环有利于老百姓享受到更有质量的药品。

    如何实现药品监管?

    中国卫生经济学会副会长张振忠教授认为,药品市场不会出现混乱,因为政府有“两只手”仍在对其监管。第一,省级政府通过招标采购方式,不仅对药品质量有着明确的要求,招标采购本身就是有着对物价的约束,如果企业价格过高就无法中标;第二,医保部门对医院有明确的药品保险支付标准,医院只能采用比标准低的价格选购药品。

    湖南湘潭市医保局副局长章奋强认为,放开政府指导价,有人担心会有一些垄断企业乱定价、定高价,这就需要完善政府部门的监管,做好与药品采购、医保支付等改革政策的衔接,进一步完善药品招投标制度,既要挤掉价格虚高药品的水分,同时又要保证低价药、廉价药的正常采购。

    医保机构如何讨价还价?

    中国医保研究会副会长熊先军认为,市场价格是买卖双方博弈的结果,医保是最终消费市场的最大买单者,也是价格形成的市场主体,将发挥与提供方讨价还价的作用。

    从事医药电子商务领域投资的海虹控股公司公关总监陆挥说,在医保体系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药品市场的大买家都是医保机构。在实施单一付费者体系的国家如英国、瑞典、澳洲、韩国等,医保机构只有一家,因此药品市场还会出现买方垄断的市场格局。即便是多元付费者体系,医保机构依然在药品市场上拥有强大的市场购买力。既然是市场上的大买家,医保机构一定会在药品的价格形成上发挥重要的作用。

    能否破除“以药养医”顽疾?

    蔡江南认为,目前医院医疗服务价格偏低,而药价虚高现象却时有发生。在他看来,此项改革一个重要意义是逐渐让医保发挥更大作用。由于医疗服务价格过低,促使医院以过度检查、“以药养医”等方式补偿。长远看,药品价格放开后,医疗服务价格也会有所调整,这有利于理顺医药价格机制,对于破除“以药养医”有积极作用。

    张振忠说,我国政府对药品限价起始于2000年,当时我国医保体系还没有健全,只有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农村绝大部分居民完全自费医疗,群众医药经济负担较重。当时采取的限价措施对稳定药品价格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本次取消大部分药品政府定价,是药价管理方式的转变与升级。据新华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