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论坛】师尚礼:离离原上草 ——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的发展回顾与启示

25.05.2015  12:33

【编者按】为进一步讨论研究学校、学院改革发展方面的相关重要问题,宣传推介各学院兴学办院成就、教育管理特色和理念,强化各学院之间的交流互鉴,促进教育教学改革的持续深化,推动学校内涵发展,从近期开始党委宣传部将在校园网开设《学院论坛》专栏,陆续刊登各学院党委书记、院长的署名约稿文章,请各位读者积极关注和参与讨论。

丝路重镇、黄河之滨、矗立着一座引领我国草学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西北到全国的著名学院。她就是以昂首姿态屹立于母亲河畔的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从创立起就以她独特的轨迹为草业科学的发展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提起草业科学,许多人都会自然地想到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因为,这里不仅是草业人才培养的摇篮,更是草业科学许多创新理论的发源地。草业科学第一个国家重点学科和第一批国家特色专业就在这里。

或许人们会有这样的疑问,在一个经济欠发达的西部省属院校,国家重点学科和国家特色专业是怎样培育形成的呢?

一、广袤的草原是学科发展的基础

甘肃省位于黄河上游,地处三大高原——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的交汇地带,也是三大自然区域——西北内陆干旱区、青藏高原区和东部季风区的交汇部位。东接陕西,南邻四川,西连青海、新疆,北靠内蒙、宁夏,并与蒙古人民共和国接壤。东西蜿蜒1600多公里,纵横45.37万平方公里,地域狭长、地形复杂,山脉纵横交错,海拔相差悬殊,高山、盆地、平川、沙漠和戈壁交错分布,气候多样,造就了丰富的草原类型。甘肃省草原面积占全国草原面积的1/3,是我国六大牧区之一,不同地域世居着藏族、蒙古族、裕固族等16个少数游牧民族,得天独厚的地理、自然和生态环境,为科学研究和学科发展提供了先决条件。

依靠独特的地缘优势,善于不断创造的甘肃农业大学草学教育先行者,在极其艰苦的环境条件下,于1950年在西北率先开始了草原科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1953年在全国率先招收草原学硕士研究生。为加强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1956年在海拔 3000米 的祁连山下,建立了我国第一个草原定位试验站——天祝高山草原试验站。1972年在甘肃武威黄羊镇建立了牧草试验站。60多年来,通过草原和牧草两大试验基地,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取得了一批具有国内领先水平和国际先进水平的创新性成果,造就了中国工程院任继周院士、南志标院士 和胡自治 教授等一批国内外知名的草学专家。

任继周院士(左)和胡自治教授

二、创新是学科发展的动力

草业科学从哪里来?这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科学的发展离不开理论支撑,草业科学也一样。

我国草业科学的前身是草原学,50年代属于畜牧专业的一门课程,1958年内蒙古农业大学首先建立了我国第一个草原专业。

国外没有“草业”一词,草原生产和草原教育属于畜牧学范畴。1984年,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院士首次提出“草业”一词和草业系统工程理论,这对草业科学而言具有划时代意义。

探究甘肃农业大学草业科学的发展,其“特殊之处”在于理论创新引领学科发展、专业建设和服务经济社会。这一点我们可以从草业科学发展的脉络上清晰的看到。

特殊之处一”是坚持理论创新。受益于我国哲学大师任继愈院士的熏陶和钱学森院士的启发,善于用系统论、方法论来思考自然科学发展的任继周院士,于1985年提出了草地农业生态系统理论,明确了草业生态系统的四个生产层,即前植物(环境)生产层——植物生产层——动物生产层——后生物(加工、流通等)生产层,从而明确了草业生产的范围,丰富了草业科学的内涵,拓展了外延。

在此前后,任继周院士及其学术集体,在草业科学理论研究和技术创新方面不断探索,先后提出了高山草原划区轮牧理论、季节畜牧业理论、畜产品单位体系等理论和学术观点,丰富和完善了具有我国特色的草业科学理论,奠定了草业科学发展的理论基础。理论创新使其研究领域从天然草原发展到人工草地和草坪,将草原学发展为草业科学。

特殊之处二”在于坚持依靠创新理论引领学科建设,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与任继周院士联合创立草原综合顺序分类法,在国际上被称为任—胡氏检索图的 胡自治 教授指出,草业是与农业、林业并立的第一性生产概念的提出,明确了草业的地位,为草业学科成为一级学科提供了科学依据。而季节畜牧业理论的提出,主要解决人们对西部草原的认识问题。因为西部草原受季节影响,夏秋季节牧草量富足,冬春季节牧草量不足,如果一味强调畜牧业生产会适得其反。在这一理论指导下,牧民在夏秋季加大养畜量,在冬春季提前淘汰非生产性家畜,减少养畜量,可有效降低因“春乏”死亡带来的损失。

特殊之处三”在于专业建设。为我国草坪科学教学、科研和生产做出突出贡献的 孙吉雄 教授说,在草业生态系统环境生产层理论的指导下,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率先在全国农业院校开设《草坪学》课程、出版《草坪学》教材、招收草坪学研究生,创办了国内第一部草坪专业杂志——《草原与草坪》,设立了草业科学(草坪管理)本科专业,不仅为我国现代草坪高等教育教学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而且进一步拓宽了草业科学的专业领域,从而构建起了由草原学、饲草学、草坪学三个支柱学科组成的草业科学。

特殊之处四”在于创造了多个全国第一。甘肃农业大学草学学科建立了我国第一个草原定位试验站、第一个草原系、第一个草原科学博士学位授权点、第一个草业学院,并在1989年被教育部批准为我国第一个草业科学国家重点学科,这些第一既承载着历史,又肩负着未来。

刘伟平省长(右一)视察草业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三、人才质量是培养工作的灵魂

把脉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科的发展,除了几个“特殊之处”外,还坚持了以下几个“特别之处”。

特别之处一”在于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草业人才培养基地。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培养的学士、硕士 和 博士数量均居全国第一,毕业生遍布全国 31个省、市、自治区的草业教学、科研、推广和管理部门以及部分国外研究机构和企业。国家和省级草原站(处)长及技术和管理骨干的大部分、国内著名草坪企业中约70%的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全国开设草业科学专业的32个院校中20个院校的骨干教师毕业于这里。由此,这里被业内人士誉为草业的“黄埔军校”。

特别之处二”在于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学科和专业建设是人才培养的基础。自草学专业创办以来,受农业部委托,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先后牵头制定了草业科学本科专业教学计划和教材建设规划、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博士研究生培养要求等,并牵头积极争取使草业科学升格为本科一级学科,构建起了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完整的草业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了草业科学、草坪管理2个本科专业,在全国农业院校中率先创建、开设了草原生态化学等11门新课程,为培养高层次人才奠定了基础。

特别之处三”在于不断强化实践教学。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现建有多个野外试验站和实习基地,承担着13门课程的现场教学或实践教学任务。规定每一届本科生都要进行为期1~1.5个月的系统的生产实习,有90%以上的本科生在大学期间不同程度的参与过科研活动。为便于学生实习,在校园邻滨河路的黄金地段建成了2万多平方米的六洞迷你型校内高尔夫草坪实训基地,以及8500多平方米的牧草实训基地和草坪实训基地,这在全国高校独树一帜。

草业学院毕业生

四、科技是提升生产力的钥匙

甘肃农业大学草业科学的另一个突出特点是,注重学研产结合。草业科学学科在60多年的发展中,围绕草地畜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在优质高产抗逆牧草新品种选育、牧草种质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取得了一批较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凝炼形成了草类种质资源与育种、草地资源与生物多样性、草地家畜系统及其优化、草地有害生物及其控制、草坪绿地建植与管理等五个具有明显特色的学科方向,涵盖了草业生态系统的四个生产层,使学科的研究方向逐步成熟,研究体系更趋完善。

作为全国最早开展草坪建植与管理技术研究、草坪产业开发的单位之一,学校于1985年在国内率先合作成立了第一家草坪公司,1995年成立了全国第一个草坪研究所,创立了国内草坪经营和学研产模式。参与建成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北京第十一届亚运会田径主场地——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运动场草坪,以及1000多万平方米的草坪绿地工程,其中包括150多个足球场和6个高尔夫球场。在学科的带动下,中国的草坪业成为年产值数百亿元、从业人员数十万的朝阳产业,为中国草坪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同时,在寒区旱区牧草新品种创制、良种良法配套、饲草与种子高产、灌区及旱作区和寒区苜蓿栽培、苜蓿内生根瘤菌种子开发与应用等方面进行技术创新和应用研究。成果丰富了西北牧草产业化的品种资源和良种良法配套优质高产理论与技术。

草学学科充分发挥在牧草育种方面的优势,先后引进和选育成了苜蓿、燕麦、红豆草等草类植物新品种20余个,整理苜蓿地方品种4个,占甘肃省登记的草类植物新品种的66%。20世纪80年代建立了我国红豆草良种繁育基地,逐步将红豆草生产推向了全国24个省区。近年来,依托自主选育的苜蓿、燕麦新品种以及承担的科研项目,在甘肃、内蒙、宁夏等西北地区推广种植紫花苜蓿、燕麦等优质牧草100多万亩,建立优质牧草良种繁育基地2万多亩。目前,这些新品种已推广到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成为西部开发、退耕还草和农牧区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品种。

研究提出的高寒牧区“筛选抗寒品种—深开沟—浅覆土—冬季耙平埋颈”的寒地苜蓿栽培专利技术,显著提高了苜蓿播种出苗率、成苗率和越冬率,解决了高寒牧区苜蓿高产草地建植的技术瓶颈。使苜蓿种植区域由海拔 2500米 以下的暖温带扩展到 3050米 的高寒带,开辟了高寒区苜蓿种植的先河,可解决长期困扰青藏高原家畜豆科牧草缺乏的问题。并研发集成了“牧区培育建设天然打贮草场基地与农区建设豆科牧草基地”耦合的“农牧互补”牧草产业模式,并进行推广,有效保障了牧区家畜饲草供给与营养平衡,解决了草原牧区家畜长期存在的营养不平衡问题。

研究提出荒漠灌区“间隙性干旱”的概念,即“土壤湿润—干旱—湿润—干旱的土壤水分剧烈变化动态”。同时研究提出了荒漠灌区间歇性干旱导致苜蓿根瘤菌结瘤负效应的观点,即“间隙性干旱使苜蓿根瘤不能成熟或不能生长为有效根瘤,造成生长能量的无效消耗,降低苜蓿生产力。延长土壤湿润周期是提高荒漠灌区苜蓿根瘤菌有效性的有效策略。

研究发现苜蓿根系适宜生长温度与苜蓿根瘤菌适宜结瘤温度相一致,且春季苜蓿根瘤菌结瘤有效性最高的现象。这一发现为苜蓿根瘤菌剂最佳施用时期的确定提供了依据。

发现了苜蓿种子内生根瘤菌及其传代固氮现象,系统证明了苜蓿植株生育期内生根瘤菌从根系到成熟种子的运移路径及定植规律,并明确了内生根瘤菌在种子中的存在部位及其数量变化规律,为研制开发苜蓿种带目标根瘤菌种子奠定了基础。

这些研究成果有力地推动了牧草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农牧民增收和产业结构调整,为甘肃乃至全国牧草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坚持改革发展,创造新的辉煌

我国开设草业科学本科专业的学校从最初的几个发展到了32个,培养研究生的科研院所从最初的1个发展到了37个。

我国草业科学在短短60年发展中取得了辉煌成就,但也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有专家认为,草业科学作为新型学科虽然在理论研究上已经与农业科学、林业科学并驾齐驱,但在产业体系、产业结构等发展方面还没有呈现出三足鼎立的状态。因此,面对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面对老百姓日益增长的对安全、无公害、天然绿色、有机食品的需求,草业科学的发展必须要适应和不断满足人们的需要,必须要建立符合产业发展的新内涵,支撑产业的发展。

现代社会对发展有机畜牧业的愿望愈来愈强烈,而发展一个新的产业不仅需要新的理论支撑,更需要开拓型人才和新技术的支撑。为此,草业科学今后要着力研究和解决的突出问题之一就是有机草畜产业的发展问题。通过产业发展来带动学科建设,促进学生就业。同时,草业科学在对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做出重要贡献的前提下,一方面要通过凝炼学科方向和加强人才培养,锻造急需的技能型人才,另一方面要面对日益严峻的生态问题、环境问题、土壤盐渍化问题等,不断加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面对日益激烈的人才竞争,草学学科不断完善培养方案,提高毕业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改革草业科学专业现有的课程体系,增加了草畜结合的课程,建立了具备动物生产背景知识支持的草业生产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增加草坪管理专业草坪与园林结合的课程,建立了具备园林背景知识支持的草坪与绿地建植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结合的方式建设学科队伍,通过柔性的方式已先后从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国内引进草学知名专家7人,先后已有60%的教师通过出国访学、国内访学,80%的教师产学研结合提升能力,经常性邀请企业家、学者、作家、创业者和成功人士上讲台,优化教风,优化学风,改变以往以老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学的教学模式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的教学模式,归还学生应有的批判思维、想象力和创新能力,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的批判思维,发展学生动手、观察、想象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用创造的精神托起草业学院的明天。(作者为草业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师尚礼教授)

农业部原副部长洪绂曾(草业学院博士生导师 左四)视察武威教学科研实践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