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坪禁入”需要开放的胸怀

16.12.2015  11:32
原标题:“草坪禁入”需要开放的胸怀

近日,广州中山大学关于“草坪禁入”的规定招来部分师生的反对,同时引起社会热议。上周五,该校社会学教授王进带着学生到草坪上课,遭到学校保安的“驱赶”。中山大学保卫处通过微博回应此事称:“校园不能成为随意嬉闹的公园和乐园,校园应该高雅有品位。”(12月15日《北京晨报》)

草坪禁入”的问题不大,学校管理缺乏开放、文明的内涵可能积重难返。理想的学校管理,应当让师生们知道草坪禁令,让师生们形成爱护草坪的共识,并营造良好的草坪氛围。中大草坪以前都是可以自由使用的,很多老师还在草坪上上课,现在,严格不让踩踏草坪,究竟是维护问题,还是草坪垃圾清理问题,应让师生们知道。

草坪引起的争议,也许是学校管理引起的错觉或误会。师生不能进入草坪,与学校管理尚不能被师生了解或理解有关。中大保安在驱赶师生时说,“校长说不能坐,想坐草坪跟校长说。”这样的权力管理,不用说在公共社会里行不通,即使在高校这个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圈子里,也不尽文明。中大以保卫处的名义让师生爱护草坪,是管理层的意思表示,但学校不应隐身,应以管理者的身份坦然面对,有机会还可以组织师生共同讨论,因为学校是大家的。

与校园要有学术自由氛围一样,学校透明、自由的管理同样弥足珍贵。相信师生们并不缺少爱护草坪的意识与道德,“草坪禁入”异化为一种宣泄或学校管理的符号,学校管理层应多些思考。没有透明管理,没有开放的胸怀和民主的气氛,学术自由、校园文化都值得置疑,所谓的高雅品位也就不成立。在这个语境下说,学校不是不能有“草坪禁令”,只是“草坪禁令”简单化会存在缺憾,需要有开放、活泼、自由的胸怀及其文化,让公众认识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