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起甘肃全省范围实行“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组图)

22.09.2015  18:29

  电视电话会议现场

  甘肃省委常委、副省长李荣灿讲话

   中国甘肃网9月22日讯  (本网记者 雷轶涵 文/图) 22日上午,甘肃省推进“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兰州召开。甘肃省委常委、副省长李荣灿出席并作重要讲话。甘肃省工商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万泽刚主持。

  甘肃省工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宋金圣代表省工商局作《关于甘肃省“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起草说明》。

  李荣灿就2015年10月1日起在甘肃省范围内实行“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提出三点意见。他说,实行“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是商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简政放权、便利市场准入的重要举措,对鼓励投资创业、激发市场活力具有重大意义。甘肃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把“三证合一”作为改革的重要任务列入改革的台账。各级工商管理部门把“三证合一”作为今年工作的重点,会同质监、税务部门积极探索、加快推进。2014年年底,在甘南州开展了“三证合一”改革试点,并于今年2月初颁发了甘肃省也是西北五省区第一张“三证合一”营业执照,今年6月1日,在全国率先全面实行“三证合一”登记制度,甘肃省共办理企业“三证合一”营业执照15406户,农民专业合作社3738户,个体工商户30869户、“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一是提高了审批效率,办理时间由原来的15-20个工作日压缩到5个工作日有三分之一的企业可以当天办结设立登记。同时,免收办证费用,降低了企业成本个。二是方便了群众办事,办理注册手续由原来的“跑”三个部门变为“进”一个窗口,由原来的提交三份材料变为提交一份材料。三是提升了管理水平,甘肃省工商局会同省地税、国税和省质监局建立了统一的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了数据信息互联互通、有效监管,信息化管理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四是进一步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今年1-9月份,甘肃省新增企业3.6万户,同比增长9.8﹪;新增个体工商户12万户,同比增长16.7﹪,新增注册资金186亿元,同比增长34.86﹪。

  8月7日,国家工商总局等6部门联合下发了贯彻落实国务院意见的通知,明确从今年10月1日起,全面实施“三证合一”登记制度,实行“一照一码”登记模式。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甘肃省“三证合一”登记制度工作协调推进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了《甘肃省“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明确从2015年10月1日起,甘肃向新设立、变更的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发放加载统一代码的的营业执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不再发放。2017年12月31日前完成已设立企业“一照一码”证照换发工作。

  甘肃省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把信息共享平台建设作为第一位的任务,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抓紧开展整合调试工作。一要做好信息共享平台的对接调试。二要做好统一赋码测试工作。三要实现与甘肃省发改委信用信息系统互联。同时进一步优化工作流程,统一登记程序,努力做到“四个一”。一是“一表登记”二是“一个窗口受理”三是“一站式服务”四是“一户一码”。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本着积极稳妥的原则,统筹做好改革前后的得过渡衔接工作,尽快完成“三证合一”向“一照一码”登记模式的过渡,有序做好已登记企业证照的换发和变更登记工作。各地各部门要积极配合“一照一码”等记制度改革,抓紧完善管理制度,确保“一照一码”营业执照在甘肃省范围内统一使用。

  李荣灿强调,今天距10月1日全面实行“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仅剩9天了,时间紧,任务重。各市州、各县市区要抓紧健全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力量,确保改革有序推进。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牢固树立“一盘棋”的思想,强化责任意识、协作意识、大局意识,认真落实工商牵头、相关部门配合的协作机制。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对国务院意见、国家6部委通知和甘肃省的实施方案进行政策解读,对各市州工作进展情况和典型经验进行宣传报道,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引导广大群众参与改革。特别是甘肃省级有关部门,要根据改革实施方案的要求,及时组织开展专项督查,通过问卷调查、现场满意度测评等方式,加强工作指导,掌握工作情况,督促政策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