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故里苹果红 ——礼县做大做强苹果产业调查
金秋时节,礼县的苹果红了。
在西汉水畔大大小小的果园里,红彤彤的苹果映着果农丰收的笑脸;在广州、南宁、昆明等城市,礼县苹果成了抢手货;不仅如此,爽口、脆甜的礼县苹果,还远销泰国、印度、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在9月25日举行的中国陇南苹果产销对接会上,印度卡玛塔公司、山东金秋果业公司等企业与礼县签订“苹果购销协议”32项,签约资金5.32亿元。
礼县苹果为何这么受欢迎?礼县在传统产业提质增效上有哪些做法值得借鉴?近日,记者深入礼县调查采访,一探究竟。
打好果品培育良好基础
礼县属长江西汉水流域,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光热条件好,是农业部确定的全国苹果生长优势区和重点县。
自1952年苹果种植在礼县普及开来,礼县历届领导班子都把苹果产业作为第一支柱产业来抓。正是这种坚持,使礼县苹果越种越多,效益也越来越好。
礼县农牧局副局长林常青介绍,为了扶持苹果产业发展,县上成立了苹果产业开发领导小组,制定了苹果产业发展规划,把大办苹果产业的任务和责任落实到各级领导干部,并作为干部考核的重要依据,全县上下形成了加快苹果产业发展的浓厚氛围。
县上还建立县、乡、村三级服务体系,为果农提供产前信息发布、产中技术指导、产后销售协调等服务。同时,组建各级苹果专业协会107个,发展会员3865人,协会成为果品与市场衔接的桥梁,果农与技术、信息连接的纽带。全县苹果产业基本形成了生产、供销、贮藏、加工、包装等环节相互衔接的生产流通服务体系。
为提高产业的发展水平,县上采取统一设计、统一规划、统一调苗、统一栽植、分户经营的“四统一分”措施,实行全县统一组织建设,乡镇集中人力、财力、物力、时间栽植。在基地建设中,县上每年筹措300万元用于苹果产业开发,近年来,集中连片定植优质苹果生产示范基地31.24万亩。同时,全县每年育苗100多万株,有效保证了栽培苗木需求。
目前,全县已形成沿西汉水上游两岸及其支流60公里的苹果林带,覆盖14个乡镇、234个行政村、5.5万户、24.7万人,总面积53.6万亩,并涌现出何家、文家、捷地等20个苹果专业村。
一个苹果“换”来一台拖拉机
9月26日上午,记者走进永兴乡捷地村苹果种植大户赵军良家的果园,赵军良正带领村里七八名妇女采摘苹果。
“种了20多年的苹果,是农业科技让咱种出了名堂。”赵军良向记者介绍,前不久,他培育的一个重750克的金冠苹果参加县上的“果王”评选活动,获得了金冠品系一等奖,奖品是价值2万元的农用拖拉机,对此他兴奋不已。
赵军良告诉记者,县上农牧、科技等部门尽心尽力,派出技术人员亲自指导果农:施肥不能随意撒,要进行测土配方;防治病虫害不要打农药,要用杀虫灯、粘虫板;除杂草,不用人工、不用药,铺上黑色地膜就可以解决;剪枝、疏果有严格规定,多一个枝条、多一个苹果都不行。
“为了延长苹果的保鲜期,县上1000吨以上的冷藏库就有15座。”赵军良指着紧靠果园空地上一座长100米、宽40米的冷藏库乐呵呵地说,“你看,那是我家投资922万新建的冷藏库,明天就能投入使用。”
礼县苹果研究所所长赵彦生介绍,针对全县老果园、老品种面积大,果品质量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等问题,近年来,礼县在扩大基地规模的基础上,坚持以标准化果园建设为依托,大力实施“优果”工程。特别是通过一村一品示范园建设,进一步提高了示范园建设标准,创建了文家村主杆密植型苹果示范园、祁山新品种示范园等一批科技示范园,有力地带动了苹果规模化发展。同时,大力推广高接换优、缩冠压冠、疏花疏果、果实套袋、配方施肥、花前复剪、果园种草、分期采优、夏季疏枝促花10项促优措施,使果树品种结构和树龄结构日趋合理,果品产量和质量明显提升。
为提高果农的农业科技水平,县上还组织农民到陕西杨凌、山东寿光等地参观学习,分派技术人员包村包户给果农提供技术培训。而且,以文新民、赵双喜等为代表的土专家,常年活跃在苹果园里,为群众传经送宝。
产品优势变成经济优势
每年9月是收购、贩运苹果的忙碌时节,盐官镇新合村村民康永良说,相比往年,今年的9月最特别、也最忙碌。
“仅昨天,就下了298个单,每单10斤,109元,包邮。没想到,网上卖苹果能卖这么火。”9月26日下午,走进康永良家的院子,他一边和快递员结账,一边向记者介绍网上销售苹果的情况。
康永良是新合村良源果业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今年,他注册了网店“礼县良源果业合作社”,网上销售“卤城苹果”。
“没想到生意特别火,买了4台电脑、雇了3个人,还忙不过来。”康永良说,“一个月时间,网上销售苹果就达6万公斤,上海、广东、南京的订单最多。”
和康永良一样,如今在礼县,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在网上销售苹果。截至8月25日,全县开办网店555家,实现网上交易额709万元,其中苹果交易额就达210万元。
礼县远亮果蔬公司还开展跨境电子商务,把礼县苹果卖到了印度、俄罗斯等国。
为了拓展市场空间,延伸产业链条,提高果品附加值,2006年,礼县通过招商引资,建成了陇南长城果汁饮料厂,建厂8年来,收购原料苹果26万吨,支付果农果款2.45亿元。
为了把商品优势转化为区域经济发展优势,礼县还先后注册了 “先秦贡果”“始皇贡果”等苹果品牌,完成了礼县苹果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认证。
2013年,礼县苹果产量达1.88亿公斤,实现产值4.52亿元。今年,全县苹果产量预计达2.2亿公斤,产值有望突破5亿元。(来源:甘肃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