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产业成为庆阳农民增收“金果果”

12.12.2014  15:02
  时下,在甘肃庆阳市农村,大大小小果园里的苹果被果农采摘一空,各地果商蜂拥而至。看着丰收的苹果转眼将换成一沓沓票子,果农们笑在脸上、喜在心头。今年,庆阳市118.05万亩苹果喜获丰收,生产苹果47.12万吨,产值11.89亿元,23.7万户果农受益。
  庆阳市位于甘肃省东部,属于黄土高原苹果优势区核心地带,是全国优质红富士苹果最佳适生区。所产苹果硬度较大、果面洁净、色泽鲜艳、酸甜适度,品质优良。据测定,庆阳红富士苹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6.5%,维生素C含量4.2mg/kg,总酸量0.21%,均高于国家鲜苹果GB1051-89标准。另据甘肃省分析测试中心检测,感官、营养及卫生指标均符合《绿色食品温带水果》(NY/T 884-2004)标准要求,贮存5个月后,硬度为7.5kg/cm2,高于其它地区。2008年,国家《苹果产业区域布局》把该市西峰、庆城、合水、正宁、宁县、镇原6个县(区)划定为全国苹果重点优势产区。如今,全市已初步建成了9个万亩连片果带和以董志、永和、屯字、盘克、宫河5塬面为主的优质红富士苹果生产基地,建成国家级苹果标准化示范园4处5000亩、省级标准化示范园16处9000亩、市级标准化示范园64处25611亩、县级标准化示范园78处8675亩、乡级标准化示范园184处10744.8亩。随着苹果品质的不断提升,庆阳苹果证明商标通过国家商标总局正式注册,庆阳红富士苹果荣获“甘肃十大名果”“中华名果”“中国优质苹果金奖”等20余项国家、省级大奖,被授予“中国优质苹果之乡”,庆城县获农业部“百家无公害农产品(苹果)生产基地创建先进县”,正宁、合水县被确定为全省无公害苹果生产基地县。
  位于镇原县庙渠乡南部的文夏村,村里好多村民经营果园,靠着苹果产业走上了致富路。其中有10多户年收入稳定在七八万元。正在分装苹果的文夏村村民刘武乐呵呵地告诉笔者:“以前我们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一年到头来毛收入也不过万元,几年前在乡上扶持下开始栽植苹果树,今年我家的3亩苹果产量1万多斤,纯收入就是3万多元啊。我们村像我这样的果农大概有50多户人,好多人的果园情况比我家好多了。”庙渠乡庙渠村村民王得子4个人合伙承包了72亩果园,今年苹果产量40多万斤,商品果近30万斤,除了各项开支,4人平均纯收入都有10多万元。闲谈中,王得子告诉笔者,以前他家住在山里,经济条件差,吃水困难,自从承包了果园,他们一家人搬到塬上,盖上了新房子,家里彩电、音响、电话等现代化用品一应俱全。王得子说:“如今很多村农民年人均收入高出当地机关干部已不再是新鲜事,有好几家都盖起了新房。”目前,庙渠乡苹果成园留存面积1500亩,今年苹果产量较好,每亩可达2000公斤左右,按市场价每公斤6元算,亩均收入可以达12000元左右。苹果产业的发展带动了运输、营销等行业的发展,也为农村劳动力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特别是疏花疏果、果实套袋、果品采收、苹果分拣、包装、运输等环节,吸纳了周边乡镇农民到苹果园打工,为农民增收开辟了广阔空间。
  庆阳在助力农户发展优质苹果的基础上,还鼓励动员合作社培育有机苹果,拓展苹果发展空间。在第十四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上,“你的一个苹果为啥卖100元?”对于采购商的询问,庆阳市陇清瓜果农民专业合作社社长张智荣介绍:“我们合作社的苹果,严格按照绿色标准化生产技术,不施化肥,用农家肥、油渣等有机肥;不施农药,用沼液、杀虫灯、糖醋液防治病虫害,生产中还喷洒SOD活性酶、牛奶和蜂蜜,完全达到国家绿色食品的标准,如今正从绿色苹果向有机苹果‘升级’。”庆城县高楼乡祥龙果业专业合作社社长岳祥龙,则跑到山东、陕西、河南、河北等各个展台上,收集了一厚沓资料,专门考察其他省区苹果的生产及营销情况,表示要学习人家的推销经验,做好庆阳苹果的营销。
  庆阳市在抓好现有苹果园管理的同时,还多方筹措资金,吸引社会资本参与苹果产业建设,采取政策扶持、企业带动、合作社引领、农户互帮和以大带小、以企带农、以强带弱、先建带后建、先富带后富的办法,推行规模栽植、联户发展、能人领办、大户承包、分户经营五种发展模式,进一步扩大基地规模。通过招商引资引入陕西海升集团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在宁县焦村镇街上、高尉村建成的集苹果矮密栽培、苗木繁育、果产品加工销售、新技术研发推广为一体的高科技苹果产业示范园,栽植澳洲青苹、布瑞本、皮诺瓦等8个苹果品种1031.5亩,培育M9-T337矮化无毒自根砧苗木6个品种60亩10万株。
  从今年起,庆阳将苹果产业定为农业主导产业之首,通过整合品牌,统一注册“庆阳苹果”商标、印制包装。修订出台了庆阳市苗木繁育质量标准,出台了庆阳苹果标准化生产技术规范手册和果园管理手册,加强对果农指导服务,健全服务体系,成立了庆阳市苹果产销联合会,将各县区松散的果业协会联合起来抱成团,实行分级分价销售,统一价格,降低企业成本,有效保护果农利益。为扩大影响,庆阳市政府组织龙头企业和果业合作社在陕西洛川、上海、香港、广州、兰州、青岛等地进行果品推介。
  目前,庆阳苹果已销往四川、内蒙古、北京、上海等省、市,出口到越南、泰国、老挝、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和俄罗斯、印度等国家。2011至2013年,累计鲜果出口创汇6676万美元,果汁出口创汇8143万美元。庆阳“小苹果”是“大产业、大民生”,有21个乡镇苹果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0%以上,苹果产业已成为庆阳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甘肃省庆阳市林业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