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中国人口红利将消失 延迟退休成必然趋势
中国兰州网10月3日消息 英媒称,每年农历的九月初九是中国传统的节日重阳节,也称老人节。提到老人节,无疑会令人联想到养老问题。
英国广播公司网站10月2日援引中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的统计数据称,截至2013年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突破2亿。中国未来发展的人口红利逐渐消失。这是中国不得不面对的国情。
据预测,到2050年,这一数字将达到接近5亿,人口老龄化水平也将由目前的14.8%逐年增加到本世纪中叶的35%左右。中国已经迎来了“银发社会”,养老成为刻不容缓需要解决的问题。
当然,养老问题自古以来就存在,但问题是中国正以惊人的速度步入老龄化社会,其速度和规模都是前所未有的。而且,同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老龄化的特点是“未富先老”。
中国有句古话叫“养儿防老”。它也是中国传统的养老模式,但现在已经禁不起现代家庭结构的冲击和挑战。
即使现在有多个子女的老人家庭,出于多种原因也很难指望子女在身边扶持伺候年老体弱的父母,更何况独生子女一代人的父母养老问题。
因此,这导致现代社会人们对养老院的需求越来越大。然而,中国的养老院现状是,一床难求。
据中国媒体报道,政府办的公立养老院,收费比较合理,但排队时间长,少则等两三年,多则七八年。比较便宜的民办养老院每月的费用也至少要3000到4000元。
与此同时,中国缺乏合格的养老护理人员,尤其是素质较高的专业护理人员。
照顾年老多病的老人无论对个人还是社会都是一项比较沉重的负担。那么,养老到底该靠谁呢?
曾经有人大代表提出主张,基础养老金应该尽快实现全国统筹,即不管是城市、农村,还是干部、农民,均享受同等的基础养老金,既体现出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又便于管理。但这一想法即使能够实现,恐怕也需要很多年的时间。
同时,中国的养老保险刚刚起步,即使中国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全面覆盖,其养老保障水平还相当低。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院长彭希哲说,目前中国的养老保险呈现碎片化、城乡差距大等特点,因此政府需要做的是,在建立起养老体系的同时,还要统一、完善和改革现有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中国政府现在已经开始朝着这方面努力。
他认为,中国未来的养老在保障基本养老的前提下,需要建立起多支柱的养老保障体系,即政府、社会、社区、企业、个人和家庭共同承担养老责任。
彭希哲说,提高退休年龄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否则任何一种经济都无法吃得消。
看来,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这个人类生存最基本的需求之一,却成了人们未来养老的最大挑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