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华人养老面面观:养老问题即是经济问题

10.11.2015  12:05

中新网11月10日电 据英国《英中时报》报道,随着英国华人新移民的增多,以及早期移民的老华人逐渐步入中老年,在英华人如何“养老”,成为迫切关注的话题。

记者在采访调查中发现,“养老金养老”、“以房养老”,和“投资养老”成为了许多在英华人所选择的养老方式。但也不乏一些华人因其特定的生存环境,年轻时疏忽大意,没有及早为养老做好准备,导致老年生活入不敷出、穷困潦倒,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部分在英华人养老令人担忧的现状。

至于养老生活究竟要选择何种生活方式?是个人独居、与子女同住,抑或在养老院中安度晚年?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新、老两代华人所计划的养老生活,不妨作为借鉴。

据近日英媒报道称,一项新近报告指出,如果建筑行业在未来五年内不能再建9万所退休住宅,英国将无力为更多的老龄人口提供住房。

根据房产公司Savills的数据,英国每年将需要提供至少11,000所住宅,来应付超过65岁以上人口的年均2%的增长率。然而自从2005年以来,英国平均每年只能提供7,000所新住宅,Savills的分析显示,很快这些住宅将供不应求。

此一信息不可谓与英国华人老人的养老生活无关,在记者接触的老人当中,年过70的姚先生正是这样一位——他在今年春天将原有的房子卖掉,正是准备要搬进老年公寓去养老,但由于他所申请的养老公寓尚未完工,目前只好先在一间出租房中暂住。

不过,就英国华人社会而言,并非每位老人都有这样的经济条件,足以负担自己晚年在老年公寓或是养老院中的生活。英国全国华人保健中心总监陈寄峤先生告诉记者,在参与其中心活动的华人老人当中,去养老院的人屈指可数,原因是“现在英国的养老院是很贵的,一个月大约要开销800-1000镑,有很多老人都无法承担这样的开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