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苦精神”战陇原——新时期甘肃省扶贫攻坚扫描

20.04.2015  08:30

  原标题:“三苦精神”战陇原

  新时期甘肃省扶贫攻坚扫描

  武山县山丹乡即将竣工的新民居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近年来,武山县多方筹集资金,实施异地扶贫搬迁项目,让困难群众陆续住上了舒适的新房。记者 李小龙

  农民日报记者 唐园结 何兰生 焦宏 吴晓燕 施 维孙永健 鲁明

  在中国版图的西北部,有我国地形狭长的一个省份——甘肃。这里自古就是国家战略要塞,同时也是我国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民族团结的桥梁纽带和中西交流的陆路通道。

  历史的车轮行至近代,甘肃,更多的面貌是和“贫困”两字捆绑在一起的。

  “陇中苦瘠甲于天下”。在泛黄的故纸堆里,清代陕甘总督左宗棠一纸奏疏,是这片土地挥之不去的悲伤。

  上世纪80年代,联合国粮农组织专家来此考察,留下一句:这里不具备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

  就是在这样一片贫瘠干涸的土地上,在财力物力人力都极度匮乏的情况下,从上世纪80年代起,这里却首开中国乃至人类历史上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开发式扶贫”的先河。在30年艰苦卓绝的努力中,甘肃人民首创扶贫“三苦精神”,靠着“领导苦抓、社会苦帮、群众苦干”,终于结束了“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历史,取得了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减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明显提高、贫困地区经济社会面貌发生显著变化、农村居民温饱问题基本解决的历史性成就。

  但是,甘肃人奋斗的脚步并未就此停止,着眼于全局的发展战略和目标,随着扶贫标准的提高,甘肃人民要想在2020年和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小康,还面临着极大的困难和挑战。

  2013年初,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省时强调,甘肃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在全国都是典型的,连片特困地区党委和政府的工作重点要放在扶贫开发上,把扶贫开发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贫困不休,奋斗不止。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甘肃人民又开启了新一轮扶贫攻坚的历程!若说30年前,“三苦精神”是在一穷二白中被逼出来的选择,而今在新的形势下,这却成为甘肃人民渴盼更美好生活的主动诉求。从贫困的泥潭中挣扎而出,改写百年落后的历史,这不只是一个地区、一个省域人民的希望和追求,更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其实现复兴的必由之路!

  全面小康,甘肃不能拖后腿——

  扶贫开发不仅是经济问题、民生问题,也是政治问题、社会问题。从“温饱型贫困”进入“发展型贫困”,甘肃人民脱贫工作是甘肃实现小康必须啃下的硬骨头。

  贫穷是什么?

  在统计学上,按照2011年底新的扶贫标准,这意味着家庭人均纯收入在2300元人民币以下;在中文词典里,它指的是“缺乏钱财,生活拮据困乏”;在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注解中,贫穷就是买不起一件亚麻衬衫。

  但是在甘肃,老一辈的人们会告诉你,贫穷就是:“有的农民家里就一个碗,爷爷先吃,吃完儿子吃,然后两个小孩吃,再是女人吃。更穷的还没有碗,在锅台上压个窝当碗。小孩没有衣服穿,光着屁股,只用个绳子在腰里系着,冬天冻得直打颤。”

  改革开放之初,甘肃全省共有1870.05余万人,其中贫困人口就达1254.42万人,全省有67.1%的人口处于贫困线以下。缺吃少穿,自然条件恶劣,连吃水都是大问题。

  为了千万百姓的期待,为了追求更有尊严的生活,甘肃人民向贫困发起了宣战。1983年,经国务院批复,“三西”地区农业建设启动,甘肃省的河西地区和以定西为代表的18个干旱县以及相毗邻的宁夏西海固地区纳入规划,冠以“三西”农业建设,开始连片开发治理。

  “三西”农业建设,开创了我国历史上区域开发式扶贫之先河,甘肃也是我国最早开展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扶贫工作的省份。从“三西”建设,到“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再到两个“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陆续实施,三十多年来,甘肃始终是全国扶贫开发工作的主战场。

  一锨一锨铲地,一筐一筐背土,一株一株植树,一砖一瓦累积;“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以苦为乐、变苦为甜”,“领导苦抓、社会苦帮、群众苦干”;“山顶植树造林戴帽子,山坡退耕种草披褂子,山腰兴修梯田系带子,山下覆膜建棚套裙子,沟底打坝蓄水穿靴子”……

  经过数十年的艰苦拼搏,甘肃不仅彻底解决了当地贫困人口的生存和温饱问题,较大幅度地改变了贫困地区的基本面貌和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了自我发展能力,而且留下了一笔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科学配套的扶贫开发工作机制,走上了科学扶贫的道路。

  但是,对于甘肃而言,与贫困的斗争远未结束。延绵几代人的贫困想要断根,实非一朝一夕,尤其是在新的扶贫标准出台后,甘肃面临“四个尚未根本改变”的现实省情:

  ——贫困人口数量大、贫困程度深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到2015年初,全省扶贫对象达412万人,规模为全国第7,贫困发生率由2011年的33.2%下降到19.8%,为全国第2。

  ——连片特困区域多、发展难度大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全省58个集中连片贫困县(市、区),还有17个县属于“插花”型贫困片带,主要集中在极端干旱区、高寒阴湿山区和林缘区,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生产条件恶劣,扶贫开发成本很高。

  ——致贫因素较多、返贫压力大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特别是因病因学因灾致贫的问题突出,全省常年返贫率为15%-20%,灾年高达40%。

  ——收入差距拉大、相对贫困凸显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2013年,全省城乡居民收入比为3.81∶1,大大高出全国的3.1∶1。

  困扰甘肃群众的“温饱型贫困”阶段已经过去,甘肃扶贫已经迈入“发展型贫困”,起点越高,挑战越大,扶贫的任务越重。

  更重要的是,着眼于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甘肃人民脱贫工作是甘肃实现小康必须啃下的硬骨头,“不能让甘肃拖了全国人民的后腿!”

  在挑战中,甘肃人民也看到了机遇。近两年国家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甘肃加快发展的倾斜政策,比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等,含金量之高、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尤其是当前,“一带一路”重大战略的实施,对处于古丝绸之路咽喉要道和商埠重地的甘肃,更是千载难逢的重大机遇。

  立足新形势,甘肃省各级党委、政府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到,扶贫开发不仅是经济问题、民生问题,也是政治问题、社会问题。甘肃省委书记王三运说:“对我省来说,扶贫开发在加快转型跨越、富民兴陇中具有优先地位,在促进民族团结、社会和谐中具有基础作用,在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具有决定意义。”

  甘肃省省长刘伟平提出,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向贫困宣战,不断总结基层创造的好经验好做法,使扶贫政策举措更加符合群众愿望、更能满足群众需求,加快脱贫致富步伐。

  为了更系统地推动全省扶贫工作开展,2013年9月,甘肃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深入实施1236扶贫攻坚行动的意见》,提出了实施好“一个核心、两个不愁、三个保障、六个突破”的扶贫攻坚行动计划,绘制了2020年全省贫困地区发展的蓝图,为今后扶贫攻坚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把扶贫开发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作为民生工程的重中之重、作为检验和考核干部政绩的重中之重,甘肃省举全省之力、集各方之智、汇群众之心,打响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

  领导苦抓,看真贫、真扶贫、扶真贫——

  不喊口号,不定好高骛远的目标,不搞盆景式扶贫,“双联”行动把干部这一“特殊资源”直接配置到贫困的地方,通过精准扶贫,切实解决“扶谁的贫、谁来扶贫、怎么扶贫”的问题。

  新形势硬任务,甘肃扶贫工作从何入手,从何突破?

  一方面,甘肃实现小康的任务太重,按照历史的推延,到2020年甘肃不可能实现小康,必须采取特殊的手段和形式;另外,随着扶贫工作的深入,以往那种粗放式的扶贫方式难以适应要求,需由“大水漫灌”变成“精准滴灌”,确保扶贫资源真正向贫困村、贫困户倾斜、聚集。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2012年2月,一场声势浩大的“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以下简称“双联”行动)在陇原大地全面展开。

  单位联系贫困村,干部联系特困户,省、市、县、乡四级联动。40多万名干部,走进58个贫困县、8790个贫困村,直接联系1.6万个村、67万家农户,面对面、心贴心,听民声、解民忧。

  “最宝贵的资源就是干部资源,我们用‘双联’这种特殊的方式,把特殊的‘人力资源’直接配置到贫困的地方,立体地、多元地给贫困区和贫困户带来特殊的关怀、特殊指导、特殊的帮助。通过精准扶贫,切实解决‘扶谁的贫、谁来扶贫、怎么扶贫’的问题。”甘肃省主管扶贫工作的省委副书记欧阳坚阐述。

  不喊口号,不定好高骛远的目标,不搞盆景式扶贫。瞄准目标、对症下药,缺什么、补什么,甘肃把扶贫工作做在细处、做在实处,看真贫、真扶贫、扶真贫。

  庆城县玄马镇贾桥村刘沟门自然村村民刘学恭,曾经是村里出了名的贫困户,住在几孔破旧的窑洞里,靠着几亩薄田和儿子外出打工勉强维持生计。可是,天有不测风云,2010年儿子因车祸意外死亡,让这个本就贫困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

  2012年3月份,“双联”行动启动后,在联户代表的帮助下,刘学恭制定了发展规划,联户代表又为他家送来了8只小尾寒羊和4000元现金,还为他家办理了“双联”惠农贷款和妇女小额贷款……现如今,刘学恭已是邻里八乡的养羊高手,养羊的年收入已经达到4万多元了。

  干部们下来了,资源就下来了,解决了贫困户发展能力弱的问题;同时,这种点对点的对接,有效实现了扶贫精准性,避免以往摊大饼、垒大户式的扶贫弊端。

  在发展中,甘肃省上下形成了一个共识,贫困地区发展要靠内生动力,有产业,有劳动力,内外结合才能发展。2013年,“双联”行动开展“产业培育增收年”活动,提出“三个一”工程,要求每个联系村有一个主导产业,每个联系户找到一条致富门路,每个农村劳动力掌握一门致富技能。

  此外,甘肃省改革贫困县考核评价机制,确立了以扶贫为导向的考核机制,由主要考核地区生产总值向主要考核扶贫开发成效转变。2014年明确取消了对甘南州的GDP考核,首次把年度减贫人口列为全省目标责任考核内容。同时还建立了干部“逢提必下”机制,进一步健全驻村帮扶机制,并对全省贫困人口开展“乡有册、村有簿、户有档、人有卡”的建档立卡工作,更进一步调动和增强了干部扶贫工作的动力和保障。

  已经72岁高龄的陇南市林业局退休老党员王世吉主动请缨,联系金厂沟自然村,在经过实地调研后,他为该村量身订制了一个脱贫致富规划。以种植花椒为例,根据山坡地坎多的情况,栽植地埂花椒50亩4000株。

  庆阳市镇原县临泾镇“双联”干部范改红,联系的贫困户家里只剩下老弱妇幼,她就把自己编入了帮扶家庭的劳动力之中,村支书开玩笑说:“小范的帮扶工作我们不看别的,就看帮扶户的狗,从开始的汪汪狂叫到后来的摇尾巴示好,这意味着她已经和这家人打成了一片。”

  让贫穷不再是一个家庭的难题,让困难不再是一人独自面对。陇原大地上,一个个贫困村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改变、发展。截至目前,全省“双联”单位为各联系村帮办各类实事67万多件,10个县区实现整体脱贫,3874个行政村摘掉了贫困帽子,累计减少贫困人口430万人。

  采访中,甘肃省许多干部表示,甘肃把扶贫工作当作头号任务来抓,领导真重视,干部真卖力。正是因为“双联”行动和扶贫攻坚的高度融合,实现了扶贫系统性和精准度的和谐统一,推动甘肃扶贫工作稳步走上了高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