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木生芳”润民心——追记中共临洮县委副书记、县长柴生芳

20.08.2014  10:22

   45岁,正是生命中如日中天之时,可他没有来得及留下一句话,走了……

  人们怎舍得他呀?

  2014年8月18日上午,临洮县城万人空巷。

  凌晨4时多,大山深处的村民龚彩琴就爬了起来,和一群又一群来自四面八方的乡亲,不约而同地从山上赶来,从田间赶来,为他送行;

  78岁的退休教师裴明真,60岁的环卫工人白正元,22岁的五州超市收银员未福明……排成数万人的队伍,伫立在县城的主街道两侧,送他一程。

  他——中共临洮县委副书记、县长柴生芳,凭了啥,让一方的老百姓这样敬他爱他?

  上访十多年的洮阳镇北关社区居民梁玉莲,噙着泪水对记者说:“虽然我的问题到现在还没解决,但在我眼中,他就是一心为民服务的焦裕禄式的好干部。

   为民

  ——他以一颗赤子之心,将生命永远镌刻在这片黄土地上

  这是一张紧锣密鼓的日程表——

  8月14日早上8时05分,办公室上班;

  8时10分至50分,接待上访群众,处理部门汇报事项;

  8时50分,调研引洮工程;

  14时30分,参加引洮工程座谈会;

  16时30分,赶到县文化中心,主持全县捐资助学表彰暨资助优秀贫困学生大会;

  17时30分,检查县城北大街改造工程进展情况;

   18时,实地查看城区东大街、南大街、公园路、新街等明年待建道路情况;

  18时30分,参加公务接待;

  19时30分至次日凌晨1时30分,主持召开县政府常务会议。

  一个又一个的时间节点,构成了柴生芳普通而紧张的一天。在忙忙碌碌17.5个小时后,疲惫的他连袜子都没脱,在办公室和衣而睡,却再也没有醒来……

  8月初,在北京出差时,医生已经查出他患有睡眠重度呼吸暂停综合征,劝他立即治疗。但他停不下脚步,像一团火,为自己心中的使命炽热地燃烧着。

  一心为人民做事,正是柴生芳当年毅然归国,回到这片黄土地的初衷。

  1969年7月,柴生芳出生于庆阳市宁县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1990年,他从北大毕业后,分配到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1997年5月,被公派到日本国立神户大学留学。

  2002年,在获得艺术史学硕士和文化结构学博士学位后,他辞谢了神户大学高薪的挽留,启程回国。回国后,澳门大学聘他,上海方面要他,丰厚的待遇,优越的条件,都打动不了他的内心。

  他深知,生他养他的家乡甘肃,还是那么贫穷,他要为这里的人民做点事。

  2006年,他又主动请缨,离开甘肃省委办公厅的工作岗位,一头扎进了“苦瘠甲天下”的定西。

  不论在陇西当副县长,还是在安定任常务副区长,抑或是在临洮先后任常务副县长、县长,8年间,柴生芳总是殚精竭虑,全力以赴,一心想让这片黄土地上的父老乡亲过上好日子。他在自己这8年30本的工作日志扉页,有意将姓名写成“此木生芳”。

  “出门招商、回家下乡”、“开门办公、马上就办”,就这样,成了柴生芳的工作常态。一上临洮县党政统办楼4楼,右手第一间房子就是柴生芳的办公室。平日,只要他在,房门一定大开着。

  对于他来说,开门办公,群众来说事情,这是“送上门的社情民意”、“送上门的群众工作”和“送上门的发展点子”。

  他与普通的百姓,压根是长在一起的,他的心为他们而快乐,为他们而疼痛。今年4月,在漫洼乡三岘村下乡时,柴生芳被20多名群众团团围住,集中反映低保不公等问题。他一个一个地听,详细记录、耐心解释,并实地走访群众反映的家庭,将群众激动的情绪平抚了下来。

  柴生芳的司机朱凯回忆说,当天是个星期五,他一上车,就给县民政局局长打电话,说周末不能休息,立刻到村里核实情况,十多天后,问题便得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