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旗要出清股权?广发行回应:待确认
存在外资看空可能 ■相关链接
2008年至今至少有12家外资机构减持中资行股份,存在外资看空可能近日有消息称,花旗集团正在洽商出售所持的广发银行20%股权,交易可能在未来几个月内达成。对此消
息,广发银行相关人士昨日对记者回应称,已关注到相关信息,但截至目前,该行未得到花旗集团对相关事宜
的确认。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从2008年至今共有12家外资银行或投资机构对中资银行进行了不同规模的减持,其
中多家中资银行被累计减持至出清。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向记者表示,外资银行
减持中资银行早在2008年就开始出现了,从投资的角度来说减持增持都很正常,但也不排除一些外资机构
对中国内地银行存在看空的可能。 权, 元港
%股 亿5
银行逾 达106.36信股份。%
持中。 得收益.88
牙BBVA减105亿元人民币 0,所股份 值班业银行
西
套现 持兴
恒生银行仅持有兴业银行 存价”。 股份置行20%所%股银。减持
日, 发.99广
行大幅月13 行19 所持的
生银截至5 华夏银恒 出售其
元, 所持 洽商
将对其这部分股权已经不再被认为有战略意义旗正,花旗已出清了浦发银行股权
示,因“ 称,花,
行表
亿欧元 息 2012年志银6有消此前
权。德意
减值约
A
花旗或将出清广发银行股权
近日有消息称,花旗集团正在洽商出售所持的广发银行20%股权,交易可能在未来几个月内达成,消息还提及,国内有两家金融机构是目前正在洽购花旗所持少数股权的买家。
对此消息,广发银行相关人士对记者回应称,“已关注到相关信息,但截至目前,该行未得到花旗集团对相关事宜的确认。近年来,我行不断健全公司治理,坚持稳健经营,着力转型创新,整体业绩稳步增长,致力于为股东和广大客户创造价值。”
花旗集团方面对此表示“不予置评”。资料显示,2006年,花旗集团与另外4家公司联手,以约31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广发银行85.6%的股权,其中花旗持股20%。截至目前,花旗集团、中国人寿、中信信托、国网英大集团分别持股20%,并列广发银行第一大股东。据广发银行官网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广发银行的总资产为16480.56亿元人民币,净利润120.37亿元人民币,不良贷款率1.04%,较2013年底增17个百分点。
这几年,广发银行一直在寻求上市,但一直未有提供明确的时间表。
B
股份制银行频遭外资减持
从2015年开始,有外资银行就开始对中资银行减持,只不过这次减持的对象从之前的国有银行转向了股份制银行。今年1月,中信银行公告称,接到西班牙BBVA的减持通知,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出售22.93亿股中信银行H股,约占总股本的4.9%,转让价约131亿港元。减持后,西班牙对外银行的持股比例从9.6%降为4.7%。
另一大股份制银行兴业银行也被减持,2月10日,汇丰控股的恒生银行宣布将出售兴业银行5%股权。5月,恒生银行宣布与高盛和瑞银签订配售协议,配售所持兴业银行最多4.99%的普通股,套现约168.1亿元人民币,连同先前出售约5%股权,将为恒生最多套现约295.4亿元人民币的资金。德意志银行也于近期公告称,将为所持的华夏银行股份进行减记,并预示可能减持这部分价值约35亿美元的股份。
某股份制银行相关人士向记者表示,随着中国贷款增速的增长,加上中国经济下行的现状,呆账、坏账率的大幅上升或成为未来一段时间的趋势,这便会引发外资银行或投资机构对中国银行业未来盈利的担忧。
国泰君安证券分析师曹柱表示,全球银行都在削减非必须的持仓,不然这些银行无法在核心业务上集中有限的资源。郭田勇向记者表示,外资银行减持中资银行不是最近才出现的,早在2008年就开始出现了,从投资的角度来说,减持增持都很正常,但是也不排除一些外资机构对中国的银行存在看空的可能。毕竟现在中国经济的状况和前两年相比不可同日而语,再加上银行净利润增速的不断下滑,不良率的上升,外资机构有看空中国银行可能性的存在。
C
郭田勇向记者表示,2006年、2007年包括2008年这几年,应该说银行的盈利保持在一个很高的速度在增长,包括我们这几家改革以后的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现在每年平均的盈利增长速度都能达到40%到50%。湘财证券分析师许荣聪表示,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金融机构开始去杠杆,各大投行开始降低杠杆。同时由于金融危机带来的银行金融资产的损失导致资本不足。此外高盛、美银等全球系统重要银行面临附属资本增加压力。这几方面都加剧了银行对资金的需求以补充自身的资本金。
上述股份制银行相关人士表示,很多外资银行当初投资中资银行,名义上虽是战略投资者,实质就是财务投资者。郭田勇认为,关于外资银行频频减持中资银行股份的行为是否能理解为财务投资者,在适当的时候进行套现呢?其实不管是财务投资还是战略投资,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赚钱,不可能是一劳永逸。只是说对于中国银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有的看好,有的看空。
郭田勇进一步表示,无论外资银行是看好还是看空中国银行业,都提醒了中国的银行业要扎扎实实把管理工作做好,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竞争能力。一位外资行分析师称,外资行股东减持股份行股权,一方面是在长期持股后已积累一定回报,当股份行盈利前景黯淡时退出以增强自身资本实力或许更为迫切;其次,双方合作陷入瓶颈,但20%的持股上限却限制了外资行股东提高话语权的可能;此外,外资行股东撤出也有战略布局调整的考虑。南都记者田姣
中资银行经历多次减持风暴
历史上,曾出现过多次外资投行减持中资银行的潮流。第一次在2008年底至2009年初,第二次在2011年到2013年。据统计,从2008年底到2011年底外资投行共减持套现2230亿港元。
高盛6次减持工行套现逾100亿美元
2013年这一现象达到了顶峰。2006年入股工商银行的高盛前后累计减持6次离场,套现逾100亿美元。汇丰银行退出上海银行,套现50亿港元。汇丰控股同时退出了中国平安,套现94亿美元。
其中2013年5月20日,高盛集团以大宗交易方式出售其所持工商银行H股所有剩余股票,每股作价5.50港元,较周一收盘价5.64港元折价3%,套现约11.2亿美元。至此,高盛结束了7年前开始的对中国这家最大银行的投资。经统计,高盛在工商银行H股上共套现了103.2亿美元,累计获利77.4亿美元,不计分红和汇率波动,7年投资回报达3倍。
建设银行被美国银行减持4次总套现金额约260亿元人民币
不只是工商银行,包括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等均被外资银行或投资机构多次减持。在2008年到2011年4年间就被瑞士银行、李嘉诚基金、苏格兰皇家银行和淡马锡等多家外资机构减持。此外,建设银行也是被美国银行累计减持4次离场,总套现金额约260亿元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