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姐”的3200封“家书”:搭建学校与家长的沟通桥梁
原标题:“芬姐”的3200封“家书”:搭建学校与家长的沟通桥梁
“号外号外!家长空中课堂第一期即将开始,今天晚上8时准时期待戴双晴妈妈。戴妈妈有什么经验和绝招,我们共同期待。欢迎大家积极互动,充分讨论。”开学不久,华中师范大学辅导员徐芬便邀请了数学与统计学学院学生戴双晴的母亲,在“家长QQ群”分享她教育两个孩子的心得。
徐芬被学生们亲切地称为“芬姐”。2008年,她博士毕业后留校,成为该校第一个博士辅导员,一干就是8年。在此期间,她有两次转到行政岗位的机会,却都放弃了,因为她打心底喜欢当辅导员。
90后、95后大学生独生子女多,思想活跃,人际交往和沟通方式与以前的大学生不太一样。徐芬认为,学校和老师不能仅仅依靠课堂进行教育,而要融入家长群体,“要家校合作育人”。
考虑到许多父母是70后,平时与孩子交流较多使用微博、微信、QQ等,徐芬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加强与家长们的交流,每天推送各种信息,让他们及时获悉孩子在校学习和生活的情况,自己也能更多了解学生的情况。她还在QQ群里开起“家长空中课堂”,定期邀请家长们分享心得,共同探讨孩子的教育问题。
新媒体手段不能完全代替传统书信。徐芬便通过给家长写信的形式搭建起学校与家长的沟通桥梁,以便充分了解学生的一点一滴。
这信一写便是8年,每学期结束,她都会给每个学生家长寄出一份书信,八年如一日,粗略统计有3200多封。有的家长来自少数民族,难以用普通话进行电话沟通,徐芬就用汉语写信,再让学生翻译,确保每一个家长都不被落下。信件的内容除了学生在校期间的成绩,还对每个学生的生活进行了描述和分析。
每封信末尾,徐芬总会附上自己的电话和QQ,方便家长跟自己联系,但她发现只关心成绩是不少家长的通病。
8年来,她的手机一直24小时开机,唯恐漏掉学生的紧急电话。所有学生的短信、QQ消息她都会耐心回复,亦师亦友了解学生的矛盾,共同想办法解决困难,并为学生的进步点赞。
2011级学生陈宇(化名)因抑郁症,在寝室留下一封遗书离开教室后失联。徐芬发现后立即与学生家长联系,通过多方联动终于在1小时后,在体育馆两层楼高的看台上发现了浑身发抖、无法言语的陈宇,并迅速将其送往专业机构进行治疗。
得到有效治疗返校后,陈宇又遇到需要重修8门课的困境。在徐芬和家长的督促下,陈宇完成了学业,并顺利找到工作。
博士去做“孩子王”不是大材小用吗,博士能放下身段踏实做事吗……
当初与徐芬同期的十几个辅导员大都已经转岗了,她的同学大都已经当上了教授或是副教授,徐芬用8年光阴写下了最好的答案。
在这个搞材料专业的博士看来,做学生工作就像清洗实验器材,需要有几十次冲洗的耐心和认真,对待学生就像自己做实验一样,“我要对我的实验负责”。
数学与统计学院的党委副书记吴成峡直言,一个岗位做久了很容易“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走向经验主义。但徐芬却一直很有想法,喜欢创新。
这个寒假,15级数统11班的何朝源就为了1份说9个字的寒假作业挣扎了一路。“我爱你们,你们辛苦了”。在下车那一刻挤出这句话时,这个大男孩难以忘记父母又是惊讶又是喜悦的表情,“如果不是芬姐,可能我永远不会表达出我的爱”。
给辛苦一年的爸爸妈妈说声“我爱你”,帮家人做一次饭、洗一次衣服、做一顿饭……徐芬寒假里推出的这份“特殊作业”不仅受到学生的欢迎,更得到了家长的普遍认可,家长们在给孩子的感恩行为点赞的同时,也给孩子们的“芬姐”点赞。
要求学生早睡,通过室友互相“拍床照”监督;利用晚点名时间带领学生互相做手操,按摩放松;自己写的学生周记堆成一座小山……有人质疑,在提倡学生独立的大学环境中,徐芬无微不至的关爱未必有利于学生成长。在吴成峡看来,当“不上课吃东西,不打瞌睡”甚至成为一些重点高校校规的当下,徐芬老师的爱是在不断播种希望。
徐芬说,每天最快乐的事情,是在微信朋友圈里浏览家长们发的动态:谁的孩子利用寒假参加社会实践,谁的孩子保送了研究生,谁的孩子在家孝顺父母……这个80后女博士笑言,从家长们发的朋友圈信息得知学生们积极向上,自己也找到了存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