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艾黎、何克之路|江城武汉:“中国工合”在这里成立(组图)

20.07.2017  10:43

中新英三国青年“重走艾黎、何克之路”文化考察活动

  中新英三国青年寻访团在横滨正金银行大楼旧址探访

  本网记者 宋芳科 文/图

  弘扬艾黎何克精神,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由甘肃省委宣传部、甘肃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甘肃省教育厅主办,兰州城市学院、中国甘肃网承办的中新英三国青年“重走艾黎、何克之路”文化寻访活动正沿着艾黎的中国足迹前行,7月18日,我们从上海出发前往江城武汉。1938年8月5日,由路易·艾黎等国际友人和进步人士倾力筹备的“中国工业合作协会”(简称:工合)在这里挂牌成立,掀起了中国工业救国的热潮。

  1937年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11月上海沦陷,日本人杀害平民,烧毁工厂,成百上千的难民涌入租界。“随着冬季的降临,饥饿和寒冷造成的死亡数字每月超过1万人。”艾黎在自传中这样回忆那段惨痛的历史,而让艾黎更加沮丧的是日本人对中国工业基地的恣意破坏,各工厂的机器全部进了废铁堆,等待送往日本,或者就地制造军火。由此,原本已经脆弱的中国工业真正陷于瘫痪。

  新西兰青年探访汉口宋庆龄故居

  在上海外国租界生活的的路易·艾黎虽然没有像普通中国人那样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但是战火纷飞的年代,面对饥寒交迫的中国人他显然不能置之度外。

  “你现在做的工作使上海成为日本人进一步剥削的好地方,你说你喜欢中国,那你就应该丢掉工作,出来做些当前有用的事,中国人生来是会合作的!”路易·艾黎的朋友佩格·斯诺(即海伦·福斯特·斯诺,笔名尼姆·威尔斯,系埃德加·斯诺的前妻)的这句话坚定了路易·艾黎蓄积已久的想法。

  路易·艾黎设想印成一本《中国工业合作社运动》的小册子,阐明中国沿海工业已经沦陷,后方工业品匮乏,采用合作社的方式,发展小型工业或半机器工业,利用大后方丰富的工业资源和工人难民的人力资源,生产迫切需要的日用工业品和军需品。

  从1927年踏上上海滩,人生的十年时光,路易·艾黎都在这里度过。但是为了“工合事业”,路易·艾黎毅然选择辞去上海的工作。在艾黎自传中对这段往事也有详细描述,“我获准退职并提前领一部分退休金,那天晚上,我登上了去香港的轮船,宋庆龄夫人告诉我,他的兄弟宋子文将在香港安排好一架飞机第二天送我去武汉”。

  江城武汉,虽然一切都没有路易·艾黎想得那样完美,但是在路易·艾黎等进步人士的积极筹办下,1938年8月5日,“中国工业合作协会”在汉口横滨正金银行大楼挂牌成立。

  横滨正金银行大楼旧址

  2017年7月19日,武汉滨江大道,迎来了追寻路易·艾黎足迹的中新英三国青年寻访成员,当年的横滨正金银行大楼旧址被完整保留,用百年沧桑见证一段抗日图强的历史。

  统计数据显示,1938年8月5日协会成立,到1942年在中国10多个省吸纳了数以万计的难民和失业工人,建立了2000多个工业合作社,生产数十种民用消费品和军需品,为中国抗战做出了特殊贡献。

  在江城武汉,另外一位我们要寻访的国际友人乔治·何克,经朋友引荐,第一次见到了路易·艾黎。对于这第一次见面,路易·艾黎在自传中这样写道:“他那样年轻、幼稚,不知他能否在中国一片混乱中安下身来,不过在他那欢快的举止后面,却也可以感觉到一种坚韧和刚毅”。

  晚年的路易·艾黎

  此后,路易·艾黎、乔治·何克的人生产生了很多交集,让他们成为人生挚友和忘年之交,中新英寻访团将继续沿着艾黎、何克的中国足迹前行,为网友带来更多精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