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宋二祥教授一行赴甘肃舟曲考察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滑坡泥石流治理示范项目
舟曲春长南路东侧高边坡现场合影
舟曲锁儿头滑坡抗滑桩监测现场合影
2014年5月15至17日,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副院长宋二祥教授在朱彦鹏教授、叶帅华老师、任永忠博士和李京榜硕士的陪同下对舟曲春长南路高边坡、锁儿头滑坡、三眼峪泥石流沟以及舟曲峰迭新区进行了现场考察。
在“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白龙江流域滑坡泥石流工程防治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2011BAK12B07)”支撑下(项目负责人王秀丽教授,技术负责人朱彦鹏教授),课题组参与了舟曲春长南路东侧高边坡治理方案设计,现场采用大型剪切试验确定了土体力学参数,并对加固边坡的进行了稳定性分析。在施工阶段,在边坡支护结构中埋设了混凝土应变计、钢筋应力计、单点位移计,锚索中设置了锚索测力计,坡顶布置了GPS位移监测站,固定式测斜探头,孔隙水压力计,施工竣工后,从2013年9月开始利用无线采集系统对高边坡进行了全方位健康监测,现场采用无线采集系统读取数据,利用无线传播技术,最后将数据发送到校内实验室终端设备中,全天24小时时时监测数据的变化。宋教授对此边坡健康监测给予了高度评价,国内很少见到如此全面的高边坡健康监测,并采用无线采集和发射设备,使监测结果更加精确,外界因素干扰很少。
锁儿头滑坡是一巨型滑坡,锁儿头村坐落于滑坡体上。因此对此滑坡的治理具有重大的意义。滑坡全长3300m,滑坡最宽处700m,前后缘相对高差670m,平面形态呈哑铃型,狭长是此滑坡的平面形态特征,采用抗滑桩防治结构进行治理,课题组为了对其抗滑桩的治理效果以及受力变化全面分析,在施工期间抗滑桩桩身上布置钢筋应力计和混凝土应变计,钢筋应力计采用两种布置方式:竖向布置和环向布置,每根桩共计45个监测点,混凝土应变计根据受力方向在受拉侧和受压侧布置,每根桩共计9个监测点。桩身受力监测数据采用GPRS无线采集传输,最后将数据发送到校内实验室终端设备上。宋教授详细地询问监测方案、目的以及监测数据等情况,认为对此抗滑桩的监测具有重要意义并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一是对抗滑桩的受力全面的了解和掌握,二是对此巨型滑坡位移发展以及滑坡推力大小及分布能够很好的反映。
在这两项工程考察完之后宋教授又对三眼峪泥石流沟徒步勘查,咨询了泥石流沟的地形地貌、拦挡坝、排洪量、排导槽等结构设计相关问题,最后一同对舟曲峰迭新区的建设和周边地质灾害防治治理工程进行考察。
宋二祥教授个人简介:
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1978年—1983年同济大学建筑结构专业本科生,1983年—1985年清华大学建筑结构专业硕士研究生,1986年—1987年清华大学建筑结构专业博士研究生,1987年—1990年荷兰Delft大学岩土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1990年—1994年荷兰Delft大学博士后。现任中国建筑学会基坑工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理事,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常务理事,国家安全生产专家组成员,《工程力学》编委,《岩土工程学报》编委,《岩土力学》编委,《中国矿业大学学报》(英文版)编委。研究领域为岩土工程数值方法;深基坑支护设计分析方法;地基基础及地下结构静、动力分析。2001年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3年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2004年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作为第一完成人研究了“刚性桩复合地基作用机理与设计分析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