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剧《丝海梦寻》在兰精彩上演

09.08.2015  11:08

  

    送儿远航  (图片均由记者张铁梁摄)

  

   期盼归来

  

   温馨生活

  

   出征大海

  

   美好祝愿

  8月8日晚,惊涛骇浪难阻海上丝绸之路,“通远舟师”舍命相救异国王子;繁华古港云集万国商贾,惠安女送子再踏征程……来自福建省歌舞剧院的艺术家们在兰州黄河剧院,以精湛的表演讲述了福建泉州刺桐港一家两代水手远航西亚国家的动人故事,为金城观众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视听盛宴。

  为贯彻落实好“一带一路”战略决策,促进甘闽两省文化交流,推进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和文化大省建设,省文化厅专门邀请舞剧《丝海梦寻》来兰进行交流演出。

  福建泉州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为贯彻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福建省歌舞剧院创作排演了以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为题材的大型舞剧《丝海梦寻》。《丝海梦寻》讲述的是发生在古代福建泉州刺桐港一家两代水手的远航之梦,以及期间所发生的感人至深的故事。该剧以海上商旅为背景,以人物命运为经纬,贯通连缀起当年海上丝绸之路的全景画面,形象地表达了各国人民之间守望相助、同舟共济的真挚情愫和感人场景。

  全剧分序《舟师如虹》和《受命远航》《魂归大洋》《月夜盼归》《情满刺桐港》《逐浪丝海》5场戏,重现了当年泉州港“市井十洲人”的繁荣景象,整个演出中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南音乐器洞箫成为贯穿全剧的重要道具。除此,舞台上还呈现不少泉州元素:惠安女、“火鼎公婆”、高甲戏中的丑婆、提线木偶等,舞蹈上也融入了拍胸舞、滚元宵舞以及闽南木凳舞等传统舞蹈。

  在艺术表达方式上,该剧以浓郁鲜明的闽南文化元素为主,同时增添了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民情风俗,本土文化和异域文化的有机融合,营造出了一帧帧色彩斑斓、意味隽永的舞蹈音画。今年2月,该剧赴纽约联合国总部演出,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及100多位外国使节观看了演出,赢得了高度的评价。今年7月,该剧又在新疆、宁夏等地进行了巡回演出。

  剧情介绍

  两代人的“丝海之梦”

  八百年前,被誉为东方第一大港的泉州刺桐港活跃着一支号称“通远舟师”的商贸船队。它像一道亮丽的彩虹连接起中华民族与万国友邦的深情厚谊。

  这一天,船长阿海迎来儿子的百日庆生。沉浸在幸福中的阿海受命远航西亚去开拓新的航线。临别,妻子桐花把心爱的洞箫交给了夫君,愿它陪伴阿海一路扬帆……

  螺号声响。阿海引领水手高举船橹向大海跪拜,祈求海神保佑顺风顺水,一路平安。

  狂风呼啸、巨浪奔涌,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袭击了远航的船队。一场危难中,阿海用生命护住了来自西亚的王子哈马迪,自己却被倒下的桅杆击中,不幸遇难。

  海葬,悲壮的挽歌在海空回荡。哈马迪虔诚而庄重地收起阿海怀中的遗物——洞箫。

  元宵夜,阿婆忙着搓元宵,孩子们追着“火鼎公婆”穿梭在灯海之中。螺号声声由远而近,远航的亲人归来了。桐花等来的却是船舶司提举手中捧着的阿海的灵牌和遗物,桐花痛不欲生,她木然回到家里,机械地织着布。

  潮涨潮又落。十几年后,阿海的儿子小海长大成人,立志继承父业,像阿爸那样去追潮逐梦,当一名出色的水手,却遭到母亲的阻拦。

  热闹的刺桐港,万国商贾云集。时隔多年,哈马迪再次来到刺桐港。刺桐港的水手们展露踏浪弄潮的娴熟技艺,身穿当年阿爸的水手号衣的小海倍感骄傲和自豪。哈马迪望着这生龙活虎的年轻人,仿佛又看到故人阿海的英姿。

  岁月仿佛倒流,十几年前的故事再现了:风啸浪狂,阿海率水手在风暴中搏击…… 阿海的英雄义举深深地打动了人们,桐花释然了。她毅然决然地为小海穿上阿海的水手号衣。

  又是一次涨潮,一片片风帆升了起来。“通远舟师”沐浴着金灿灿的阳光,航行在蔚蓝色的大海上。

  新一代刺桐人为圆父辈的梦,逐波踏浪,勇敢地将海上丝绸之路延伸下去……(记者徐爱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