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小家为大家

09.06.2014  03:27

    “选择警察职业,就意味着牺牲和奉献,意味着对家人的一次次违约和亏欠,意味着要舍小家为大家。我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这句话出自一名普通的派出所民警之口,他扎根基层16载,从事最平常、最繁琐的接处警工作,先后当过社区民警、治安警。然而,他在平凡的岗位上却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多次被省、市公安机关评为先进个人、执法标兵和优秀公务员。他就是城关公安分局雁园路派出所民警王君文。

    1998年,王君文从市警校毕业后,分配到榆中戒毒所当管教干部。2004年10月,他积极响应机关民警下基层号召,到城关公安分局雁园路派出所工作。雁园路派出所地处雁滩东北角,是典型的城乡接合部。这里出租房屋众多,流动人口密集,治安形势复杂,接处警频率高、任务重。平均一昼夜接20多个警情,经常是上一个班的事情还没有处理完,又要接下一个班的任务。有时还要承受群众无端的指责、埋怨,甚至是辱骂和投诉。“一听到派警,我就有些紧张、发怵和无奈。说实话,身心疲惫不说,更多的是枯燥乏味,不胜其烦。”工作一段时间后,王君文打起了退堂鼓,心里冒出了调换工作的想法。但有一件事却深深触动了他的内心,使他彻底改变了消极退缩的想法,更加坚定了其对警察这份职业的执著信念。

    那是2012年7月的一天下午,王君文奉市公安局110指令,去张苏滩村处理一起20多位河南籍农民工和一家面条店老板因“短斤少两”发生的纠纷。双方参与人多,情绪非常激动,互不相让。他以极大地耐心,认真细致地规劝,调解了大半天,总算把事情给解决了。这时,妻子打电话说三岁的女儿感冒了,发着高烧,让其快点回家。他急匆匆地开车返回,不料,途经张苏滩粮油批发市场时,被一位好心妇女拦住车说:“一个小男孩好像走丢了,正在路边哭着找妈妈”。他在穿梭的人流中,发现了年龄大约三四岁的小男孩,其眼睛红肿,哭成了泪人。“小朋友,跟警察叔叔去派出所,我们帮你找妈妈。”王君文说。回到派出所后,王君文哄着孩子,并耐心询问其家人情况。男孩只言片语地讲述了跟奶奶走散的经过。随后,他立即向市公安局指挥中心汇报了男孩走失的信息。时间不知不觉到了午夜,小男孩又多次哭着要妈妈、找奶奶。王君文耐着性子抚慰孩子的情绪,想方设法哄他睡觉。此时此刻,想到不能回家照看自己的女儿,却耐着性子哄着别人家的孩子,他鼻子一阵发酸,莫名的伤心涌上心头。次日凌晨4时许,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反馈信息:一位老奶奶丢失了孙子,家人正在焦急地寻找,孩子的体貌特征与这个男孩很相似。乍闻此讯,王君文高兴万分,他和同事开车,连夜接来了老奶奶和孩子的父母。老奶奶下车后,扑向正在床上熟睡的小男孩,哭着、喊着、搂着、亲着……后来,老奶奶突然跪倒在地,对着王君文磕起头来,他惊惶失措,赶紧将老人搀扶起来。当新一轮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的时候,他才想起发高烧的女儿,赶紧打电话给家里询问情况。女儿说:“爸爸,我已经好多了,你安心工作……”此事虽然过去好长时间,但老奶奶跪地磕头的那一幕却一直在其脑际萦绕,久久挥之不去。他想,自己做了一件应该做的事情,但老奶奶居然行大礼感谢。那一刻,他真正感受到了人民警察在老百姓心中的分量和价值,也明白了从事警察这份职业的无上荣光。

    从警十余年来,王君文接处警数以万计。不论是寒冬还是酷暑,他帮助失主找回丢失的贵重物品、帮助轻生的农民工讨回应得的劳动报酬……类似这样的事情在他的工作中实在是屡见不鲜,不胜枚举。而其工作的价值就体现在每天忙忙碌碌的接处警中,体现在接处警中处理的每一个细小的事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