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藏历新年

02.02.2016  18:36

  中国兰州网2月2日消息 距离藏历新年还剩不到一周的时间,西藏各地的人们为准备年货而忙碌着。到新年当天,藏族民众不仅要身着盛装,在饮食方面也十分讲究。

  藏历年是藏族人民的传统节日,但藏历年的推算法与农历春节有差异。2016年的藏历新年是2月9日,与农历春节仅差一天。

  一到藏历12月初,拉萨的林廓北路和北京东路冲赛康就变成了年货一条街,商贩们用自己独特的吆喝方式,招揽着顾客,年味十足。

  2日上午,林廓北路的龙增卡赛店内排起了长队,卡赛是传统的藏式点心,是用白面混合酥油、白糖后,加水揉捏成面团,制作成型再放入藏清油中炸,因其酥脆可口,深受藏族百姓的喜爱。

  21岁的索朗德吉娴熟地捏着类似耳朵状的卡赛。在内地读大学的她,每年利用寒假过来打工,已经对制作卡赛的各个流程了如指掌。“这种样式的卡赛我们叫‘古过’”,索朗德吉告诉记者,卡赛一般有长条形、圆形、蝴蝶形等6种样式,并涂抹可食用颜料,颜色多以红、黄、绿、橙、粉色为主。五色的卡赛不仅美味,又充满了吉祥的寓意,成为藏族家庭过年的必备品。

  “快来闻闻我家自酿的青稞酒。”在路边售酒的洛桑刚打开酒壶盖,几位顾客闻着酒香便凑了上去。青稞酒是藏族民众节庆场合必不可少的饮品。高品质的青稞经水煮蒸发后,加酒曲密封,保持适宜的温度,很快便能闻到酒香,最后加水过滤。

  “第一道过滤出来的青稞酒,是最好喝的。”洛桑向客人们介绍,很快三轮车上的酒被售掉一大半。

  今年快60岁的巴曲提着小袋人参果,一手摇着转经筒在宗角禄康公园附近转经,她告诉记者,人参果饭是她最喜爱的藏式美食,藏历初一家家户户吃人参果饭已经成为传统。

  烹制人参果饭时,先用酥油把煮好的人参果炒一遍,在藏式瓷碗中放入煮好的米饭,然后把炒好的人参果放在米饭上洒白糖,贡献给佛祖后,再给家中的男女老少都盛上一碗。因藏语中人参果饭跟“有口福”谐音,巴曲希望自己新的一年,有口福去品尝更多的美味。

  肉质松脆、口味独特的风干牛肉嚼起来既酥又有韧劲,是新年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美食。一到年底,拉萨的各个小区窗户外,随处可见挂着切割成条的牛肉。就这样在零下的气温,日光充足的户外晾晒,待水分部分蒸发后,涂上调料,挂在阴凉、通风的地方,让其自然风干,经过一个半月或两个月就可食用。

  与农历新年拜神相似,藏历新年礼佛也是十分重要的环节,礼佛的供品将与年货一起准备。“退”(藏语音译)是藏历新年中不可缺少的供品点心,是用红糖、奶渣、酥油揉在一起做出正方型、圆型等形状,然后再用酥油在表面上画出吉祥的图案。待供佛仪式结束后,家人会在一起分享“退”,寓意来年平安吉祥。

  有千年历史的藏式美食,如今已在雪域高原形成了独具一格的餐饮文化。传承的过程中,藏菜融入了川菜、尼泊尔餐的烹饪方法,让藏菜与时俱进,越来越符合大众口味。但是,藏家过年的饮食习俗却完好地延续至今,同时藏族民众对于新年的期盼和美好祈愿也依然如旧。(记者赵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