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国2》:每一样食物都有温度

30.05.2014  22:11

    本周五(4月18日)晚,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2》(简称“舌尖2”)将在央视纪录频道和综合频道播出。

    由于《舌尖2》的播出时间曾多次“跳票”,这部与美食有关的纪录片让“饥饿”的观众期待已久;加上该片首次采用周播的模式,每周仅播出一集,进一步调高了观众的胃口。

    在《舌尖2》的播出启动仪式上,总导演陈晓卿说过一番意味深长的话:“透过美食展现中国社会的迅疾发展,展现日渐急促的生活节奏,这在第一季中仍有缺憾,第二季中会尽量做到最好。

    该片顾问沈宏非则在微博上这样评价《舌尖2》:“既催口水又催泪,观看时请准备大卷纸巾。

    每一样食物都有温度

    《舌尖2》开篇第一集题为《脚步》,用该集导演李勇的话说,它在讲当代中国的急剧变迁。

    该集的主人公之一,是一个农村留守儿童。9岁的小女孩英英出生在贵州省雷山县桥港村的一个苗族家庭,爸爸妈妈外出打工,奶奶成了陪伴在她身边的唯一亲人。每一年,英英与爸妈团聚的日子都只有半个月。那是玉米成熟的时候,也是当地传统美食鱼酱开始制作的时候。

    打团聚那一刻起,一种掩饰不住的忧伤,就弥漫在爸妈的脸上。孩子长高了,衣服又短了,作为爸妈的他们此前竟浑然未觉。由于爸妈不在身边,英英比同龄人要更加瘦小,衣服上的污渍也更多。即便在爸妈面前,她也会比较沉默,她那句掏心窝子的话——“希望每天都能看到爸爸妈妈”,甚至只是偷偷说给了纪录片导演。

    鱼酱发酵好了,离别的时刻也到了。父母带着鱼酱远走他乡,他们无法看到女儿一天天成长。这道简单的美食,让李勇触摸到日渐空心的村庄。“成千上万的孩子变成了留守儿童,他们在孤独中长大;成千上万的老人变成了空巢老人,他们失去了子女的陪伴。”李勇说,“我们的脚步走得太快,有时候忽略或牺牲的东西太多。

    这类带着社会痛感的故事,在《舌尖2》中会不断出现。片中一集,他们就说到了备受争议的高考,他们还走进大型工厂和企业,将镜头对准流水线上的工人。李勇直言,《舌尖2》不单单是在讲美食,“我们每一样食物都带着温度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