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贸区内“吃螃蟹”的第一家外资行

30.05.2014  11:28

专访东亚中国常务副行长林志民

   上海自贸区 推进的各项开放举措以及金融业务改革,都推动了跨境业务的迅速增加,这一特征,也恰恰与东亚 银行 中国市场的业务重点趋同。

  作为首批获准在上海自贸区内开业的外资银行之一,东亚银行(中国)率先拿到营业执照,并于2014年1月7日正式开业,这也是首家在上海自贸区内开业的外资银行。

  数据显示, 2013年 东亚银行(中国)实现净利润18.879亿港币,同比增加15.6%,这其中,传统贷款业务贡献并不大,反而是跨境业务、零售业务贡献了不小的增幅。

  东亚中国常务副行长林志民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专访时表示,自贸区为外资银行提供了巨大的想象空间,而母行就在香港的地理优势,也为该行的跨境业务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自贸区里创新机会多

  第一财经日报:自贸区挂牌8个月,作为外资银行,你们的业务进展如何?

  林志民:去年9月自贸区挂牌,作为外资银行我们也很兴奋。做银行就是要看法规,然后去试着做,所以我们刚到那边的时候真的不晓得做什么。现在虽然很多细则还没出台,但是我们的业务已经渐渐摸索出来,包括一些传统业务,比如在区内的存贷款,另外还有一些跟跨境有关的业务。

  中资银行之前就在自贸区内有分支机构,我们则是后发的,不过我们可以利用我们全球的资源来配合业务开展。比如东亚银行,我们的母行就在香港,本土资源是很大优势。

  目前我们在自贸区内的新型业务,一是母行直接贷款给自贸区内企业,尤其是对美元需求旺盛的贸易、物流、基建等企业。

  二是与上海盛付通合作,提供跨境电子商务人民币支付业务的服务,包括结算、客户备付金存管等。

  未来我们的想象空间很大,比如 利率 的市场化、汇率的市场化,还有大家期待的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开放。

  为了推动自贸区业务,我们派上海分行很有经验的副行长去担任支行行长,总部这边专门对自贸区业务和支行还有一个工作组,每个月要跟我们汇报。

  日报:自贸区支行内,传统业务和创新业务的比重如何?

  林志民:目前来说区内传统的存贷款要多一点,接下来还是要看政策的推进,我们也很期待。

  对于东亚银行而言,我们认为机遇比较多,但也要看我们怎么把东亚—上海、东亚—自贸区、东亚—香港、东亚—海外连在一起,这样对企业来讲也是一条龙服务。

  自贸区里创新的机会要多一点,尤其是跟区外境外的企业连接在一起。另外,自贸区所带动的贸易、物流等发展,也可以和我们自身业务的发展相配合。比如我们现在很多供应链的业务,外贸和物流是供应链里面很重要的部分。

  日报:从外资银行角度,怎么看自贸区内的金融改革空间?

  林志民:细则在慢慢出来,我们跟监管机构沟通,虽然有些东西可能还要等上一段时间,但监管机构也鼓励我们逐个把创新的业务拿去批。细则是一条腿,逐项创新是另外一条腿。因为每一项创新都需要较多企业支持,而不是针对零星企业,所以需要时间。

  比如说我们与上海盛付通合作,为第三方支付机构提供跨境电子商务人民币支付业务的服务,就是单个项目批出来的。我们现在也正在和其他第三方支付机构商谈合作事宜。

  现在自贸区的推进也就半年多,我觉得下半年会有大的动作。

   等待细则出台

  日报:从外资银行的角度来看,自贸区的工作最大挑战与最大期许在哪里?

  林志民:最大的挑战就是等待细则正式出台。还有就是银行和企业对自贸区的期望有一定差异,企业希望非常自由,但实际不是这样的。

  我们的期许就是,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自贸区接下来推进的 利率 市场化、汇率市场化、人民币国际化、金融设施的配套,对银行会产生许多机遇。

  大家都期许自贸区里面多一点开放,比如说,境外的资金更便宜,如果企业需要,我们可以拆回来借给企业。我们也期待拆回来的外币可以在区外境内使用。如果能打通区内区外,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有一个通道连在一起,对于国内金融货币市场的波动也能起到平缓的作用。

  日报:目前跨境贷款有额度的限制吗?

  林志民:我们在国外的分支机构是没有的,但是像国内的自贸区支行,就有向外拆借资金进入自贸区的一个总额限制。

  日报:香港金管局对于各家银行对中国内地的贷款有限制,这个限制是针对人民币还是包括外币?

  林志民:限制是因为去年的贷款增长率很高,对一个成熟的市场来讲,这种增长率就会觉得太快。所以要求银行一要看真实贸易的背景,二要看资金的用途,包括香港的企业都有要求。对于银行来讲,也要多一些把关。

  但是,我们的跨境业务不单单在中国香港,包括新加坡、英国、中国台湾都开始做,所以你能看到这个国际化的趋势是挡不住的,很多国内的企业要保持增长,就要到外面投资,国内企业去国外的越来越多。

  日报:沪港通可能10月份推出,东亚银行会推出相关的业务对接么?

  林志民:沪港通在香港是沸沸扬扬,香港很多投资者都喜欢投资A股市场,所以对香港正面影响较多。现在内地投资者也可通过各种渠道买到香港股票,有了沪港通就是多了一个渠道,且更规范化。

  配合沪港通,我们主要就是针对香港的一些投资者、中高端客户,帮助他们购买A股市场股票。

  日报:外资行在中国市场多年,但比重不大,增长也不快。自贸区会对外资行在中国市场的占比产生影响么?

  林志民:我认为不会。目前所有外资行占比只有2%,但是不要看占比,要看金额。中国整个贷款每年增长7万亿,随着规模的迅速增加,外资银行的体量也在迅速增长,比如东亚银行,2006年总资产400多亿,现在是2000多亿。

  当然,我们还是有很多期许,期待以后出台的政策和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