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姆斯自杀,为什么喜剧演员容易得抑郁症?
原标题:为什么喜剧演员容易得抑郁症?
新京报制图/师春雷
晚安,罗宾 之 无语问苍天
1951.7.21-2014.8.11
以喜剧表演闻名的美国影星罗宾·威廉姆斯去世的消息传出,伴随着逝者得了严重的抑郁症,为人震惊。事实上,喜剧演员当中得抑郁症的不乏一二,卓别林、金·凯瑞、憨豆先生……大家对抑郁症是否存在误区?很爱笑的人就不得抑郁症?
抑郁症有很多表现,比如说对自我评价很低,对生活的体验很消极负面,对未来不抱希望。这三个消极感知是抑郁症的核心。
心理疾病本身有一定的主观性和隐秘性。我们之所以听说某些人得了抑郁症很吃惊,例如喜剧演员或是身边朋友,是因为他通常在我们面前展现出来的是符合社会角色的表现。抑郁症的核心是主观痛苦,如果没有严重到破坏社会功能,别人很难察觉出来。别人更多看到的是你的职位成就,看不到与外在评价不一致的自我评价。
说到喜剧演员,他们代表着一类职业,事实上职业与人的性格有着相互影响。具有某种性格特点的人会更喜欢、更适应某种职业,而这种职业一直要做的事情、一直要扮演的身份,又会反过来影响一个人的性格及其他心理特征。像喜剧演员这样的职业,真的只有少数人才适合做。
适合喜剧演员这个职业的人,他需要在平凡生活中具有某种敏感性,对于别人忽视无感的细节,他却能被触动,捕捉到其中的趣味。同时另一方面,他需要有一种独有的应对风格,常常用欢笑或嬉笑去面对生活中的痛苦和困境,所以他才能创造出喜剧作品。很多喜剧作品展现的是生活中人们常有的困境、局限、失败,但经由演员表现得夸张或是出乎意料,让人们觉得很好笑。
在喜剧演员表现的世界里,很多时候生活是不尽如人意的,但演员能用“欢笑驱散悲伤”的方式去面对。这种面对困境的方式有利也有弊,虽然当时欢愉解脱,但用欢笑面对悲伤其实是逃避悲伤、贬低悲伤。如果过度地单一使用这种做法,会使一个人不完整,更不能面对真实的自己和生活。更健康的方式是直面悲伤,接纳悲伤,允许自己有时是悲伤的、低落的,允许生活有时是悲伤的、无奈的,允许人们在必须难过时并不是马上要欢笑起来。
也许不仅仅是喜剧演员,演员这个职业也有心理健康的风险。因为演员需要细致入微地深刻体会他所表演人物的内心。真正的好演员是从内心流露出欢笑或悲伤,所以要求演员在扮演时完全将自己转换,真正进入到角色中。
其实这是一种人都有的自由,你可以选择对生活的体会,看待生活的方式。但是演员的职业在于运用了这种特殊的能力,不断地去体验各种角色。有的角色心理可能很不健康,当演员演得出神入化,深深地变成了不健康的视角去体验后,生活中就要调整自己——与这个角色抽离,这点上是有一定困难的。有些演员可能因为入戏太深,没有分清楚“角色是角色,我是我”,而无法从当中抽离,那么他的心理就可能深深地被“角色”影响。
认知治疗学者认为,人有两种内心深处的恐惧或者脆弱性——担心自己失去爱,担心无能。这也是抑郁问题深层的两个根源,但其实这是人人都有的脆弱性,只是强度大小有区别。当演员扮演的某个角色深深触动了他本来的脆弱性,在这个角色上体验得更充分,他就没有办法很好地抽离,从而陷入自我怀疑的打击中。
现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人们似乎过于推崇快乐的地位。很多人认为快乐是一种财富,是一种能力,而不快乐甚至是羞耻的。这种风气更容易让人不接纳自己悲伤的一面,使我们更加不真实不完整。悲伤作为自古以来人类就有的情绪,它是具有功能性的,它意味着我们认识到某些现实的局限,然后放弃努力、节约能量。生活中会有一些不如意,人会有一些对自己的不满意,这些是可以真实存在的,面对这些真相,同时承担该做的事,就是一种力量。
□陈祉妍(中科院心理所教授)
限制级脱口秀剖析自我
BBC曾制作过一部关于脱口秀的纪录片《单口喜剧的艺术》,其中多位表演者都透露自己长期处在狂躁、抑郁和强迫症状的状态中。
很多人认识罗宾·威廉姆斯是因为他参演的电影,其实早在40年前,年轻的罗宾就开始了单口喜剧表演,也就是俗称的“脱口秀”。他现场演出内容转换迅速,题材丰富,生冷不忌,时事政治、流行文化、娱乐热点无所不包,充满了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充满想象力的类比;表演时语气抑扬顿挫,情绪极端饱满,形体动作夸张而富有感染力,模仿生动形象,风格几近癫狂,打个比方,如同大咖秀里的“百变五侠”不小心把红牛错当成矿泉水喝完上了台。
罗宾的单口喜剧不像前辈乔治·卡林那样探讨宗教、生命等深刻命题,也不像克里斯·洛克直面种族、贫困等美国核心社会矛盾,和最近流行的路易CK紧贴生活娓娓道来的风格也相去甚远。他的表演是将剧场脱口秀表演的形式技巧发挥到了极致,一人满场飞奔一个多小时,说、演结合,丝毫不令观众觉得舞台空荡。
HBO曾录制多场他的剧院演出实况,但因为演出内容尺度过大,播出时都要加上建议观看年龄、提示家长辅导的字幕;这些演出的音像制品尽管片片畅销,但也被定为18岁以上方可观看。剧场中的罗宾豪放至此,跟电影中的长者形象形成强烈反差。
BBC曾制作过一部关于脱口秀的纪录片《单口喜剧的艺术》,其中多位表演者都透露自己长期处在躁狂、抑郁和强迫症状的状态中。有论者称“单口喜剧是一人表演,容易因创作中的孤独而陷入抑郁;中国相声则多捧逗搭档做艺,所以相声演员不易抑郁”,这种比较看似有趣,实则流于表面。这两种表演形式的差别远不是人数多少这么简单。相声,特别是传统相声是带有一定程式化的艺术,节目的内容、台词相对固定,经过行业系统培训的演员大致都能演绎;而单口喜剧则是演员根据自身条件和生活经验,自出机杼创作的,千人千面,两人演出有1%内容的重复,都犯了行业大忌。
罗宾·威廉姆斯去世后,活跃在北京酒吧、咖啡馆和小剧场的脱口秀表演者,我的朋友@梆梆头君发了这样一条微博:“他们说抑郁症是喜剧演员的归宿。对现在的我来说,喜剧是抑郁最好的归宿。我在台上分享的一切,都来自对自我血淋淋的剖析。”可能我们永远无法深入另一个人的内心世界,但希望从此我们会更加珍惜那些镜头前、舞台上才华横溢的人们。
□靳海舟(娱评人)
小规模商业片基调清新
罗宾·威廉姆斯在演过《心灵点滴》中的医院开心果之后,再映入我眼帘的作品,几乎清一色的阴郁,却也因此更见此君的深沉。
惊闻罗宾·威廉姆斯辞世,当然是惊闻。跟很多人一样,学生时期因为《死亡诗社》认识这个演员,或者说,在那个对电影懵懂,不晓得明星、导演的年纪,至少这位风趣的老师已经烙在我心中。这部影片在台湾被唤做《春风化雨》。几年后,台湾上映了另一部《春风化雨1996》(《生命因你动听》),顾名思义又是一部讲述教师如何对学生人文化成的努力过程。
掐指一算,在我还会按时收看好莱坞电影的那些年(约整个1990年代到2002年左右),几乎罗宾演的每一部片我都看了。在一定程度上应该都没让我失望,所以才会一部接一部看,无怪乎这么多年来,直到现在还是有人会争议到底看电影是该挑导演看还是演员。像罗宾这样的演员,一般来说不会接烂片,即使科波拉圆滑的《家有杰克》在他演来也是相当传神,事实上,还为影片加了分。
既然连科波拉都和他合作了,想当然,罗宾也不是一个非常商业化的演员。事实上,就我的印象,他在许多作品中展现了不一样的面貌,其中像《鸟笼》里的Gay爸爸、《美梦成真》里的现代奥菲,甚至像《勇敢者的游戏》(其实这部片是冲着克斯汀·邓斯特看的)这样的片由他演出的“勇敢者”也同样令人印象深刻。
有趣的是,这位银幕上的开心果在演过《心灵点滴》中的医院开心果之后,再映入我眼帘的作品,几乎清一色的阴郁,却也因此更见此君的深沉:《失眠症》中焦虑的凶手;《最终剪接》的创伤剪接师;《真相大白》中连犯罪都蹩脚的失败者;《世上最伟大的父亲》中那位自责却反而因此重新发现自己以及发现空洞的无助父亲;就连《房车之旅》中本来应以《死亡诗社》的那种“心灵导师”面目出现的父亲,却成了在进入孩子世界过程中处处碰壁的逞强父亲;还包括极端人格的《一小时快照》,这部片中看起来就像是有抑郁症的照片冲印店老板,是不是正好贴近于他在真实生活中抗争已久的宿疾呢?
上述提及的作品(除了《家有杰克》和《勇敢者游戏》)基本上都相当好看,可以说在我们刻板印象中俗烂的好莱坞商业片,还能看到一些清新的基调。虽说他主要的亮点都是中小规模的作品,或许说明了因为影片的规模反而让他有更多发挥的空间(制作团队最初看中的应该也就是他的才华与吸引力),换来的都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肥内(影评人)
如今这位曾经陪伴我成长的演员过世了,虽然我不曾期盼他能继续陪伴我的孩辈成长,但尴尬的是,像这样的演员,在他之后没能见到一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