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长乐市通过“自我造血”反哺环境质量改善 东湖治理“点水成金”

20.09.2016  20:45

中国环境报通讯员林祥聪

曾经臭名远扬,如今淌金流银,福建省长乐市东湖的治理,演绎了一个“点水成金”的故事。

近年来,瞄准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运笔,长乐市把东湖小流域治理与“自我造血”有机结合,不仅恢复了良好的水环境,更以好环境提升硬实力,吸引了千亿级高新产业企业的入驻,得到了一系列重大体育赛事的青睐。

化危为机,打响小流域治理战

对于东湖,长乐人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愫。3500亩东湖,滋养了这著名侨乡的一方水土,更留下了一代代人儿时捉鱼摸虾的美好记忆。

年复一年,东湖小流域周边的畜禽养殖场、造纸厂等污染源多了起来。也就是从那时起,它的“声名”,不再是旎丽的风光和美好的记忆,而是乌黑的湖面和扑鼻的恶臭。

危机和契机相伴相生,关键在于思路的转变。环境治理与综合开发有机结合成为东湖小流域治理的突围路径。

东湖有着湖面宽、河道直、水流平缓、区位交通便捷的优势,是发展皮划艇项目的理想选择地。以全国青运会举办为契机,2012年,长乐市吹响了小流域治理的号角,东湖也迎来了新生。

为根治污染顽疾,长乐市先后投入1.8亿元资金,拆除流域范围内的漳港、鹤上等乡镇生猪和畜禽养殖场500多家。同时,铺设污水收集管道13.3公里,流域周边120家企业生产生活污水全部接入污水管网,把污染问题堵在了岸上。

长乐市环保局强化对东湖流域22家排污重点监管企业的巡查,一旦发现偷排污水,立即要求企业停产整改,情节严重的将移送公安。

经过3年的努力,2015年,东湖的水质从劣Ⅴ类提升到了Ⅲ类。湖水质量的改善,加上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让东湖成为第一届全国青运会皮划艇赛事的举办地。今年,又先后有福建省青少年皮划艇锦标赛、全国皮划艇锦标赛等多项赛事在这里举行。

理念升级,既治标更治本

一时的湖清水净,不是环境整治的最终目的。如何形成长效机制,有效避免“治了旧污水,又来了新污水”?

长乐市在做好东湖流域周边污染源日常监管防控的同时,前瞻性地引进民营企业成立长乐市东湖开发投资有限公司,把东湖的开发与湖区的日常管理相结合,通过“自我造血”,反哺湖区环境质量的改善。

据新东湖科技园开发有限公司执行总裁陈良松介绍,公司每年投入100多万元,用于湖区的保洁和环境质量的改善。

转变的不只是政府的管理理念,通过强化企业的环境治理主体责任,形成社会共治的良好格局,当地企业正从“要我治理”向“我要治理”转变。

令人谈之色变的工业废水,如今在力恒锦纶科技公司成了“”。 近年来,这家在染整领域颇富盛名的企业,先后投入数千万元专项资金用于环保项目,利用生化处理手段破解传统染整企业的环保“紧箍咒”,一跃成为长乐市的绿色环保企业。

我们污水进口处COD有1700毫克/升,出水处只有60毫克/升上下,氨氮含量、固定悬浮物等比许多河流都低。”公司安全与环保中心副主管方金波说。

通过中水回收用于生产冷却、厂区绿化,这家公司不仅让污水得到了充分利用,一年还能节约30多万元资金,尝到了环保的“甜头”。

在长乐,像力恒这样的东湖流域企业都建立了污水预处理设施,所有经过企业处理后的废水,还要经过福州市滨海工业区污水处理厂这“第二道防线”,他们与周边乡镇的生活污水一道,经过处理后,以一级B的标准排放。

滨海工业区污水处理厂投产以来,已累计处理污水2341.5948万吨,削减COD8126.72吨、氨氮334.98吨。

以水为源,激活绿色动能

绿水青山守住了,金山银山自然也不会远。看,这便是刚才跟你提到的数字福建产业园。”顺着陈良松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到,不远处,几栋高大建筑拔地而起、矗立湖畔。

良好的生态环境也是数字福建产业园在此落地的重要原因之一。未来,这里将重点打造大数据、物联网、VR技术等六大产业。到2020年,园区入驻企业将超过300家,销售收入达到700亿元。目前腾讯、暴风影音等企业已先期入驻。项目全部投入运行后将创造两万个就业机会。

湖水一天天变清,多年不见的白鹭回来了,跟随白鹭回来的,还有在外求学归来的大学生。

返乡大学生林官源利用原先的生猪养殖基地建立了逸群蔬菜合作社和蔬菜种苗培育基地,现在每天能为当地市场提供50多吨新鲜蔬菜,为当地村民转型致富起到了带动示范作用。

长乐市在东湖环境治理的助力下,已经勾勒出了一条“综合施治—湖清景美—产业兴旺”的发展主线,推动长乐东湖从昔日的烂鱼塘向福建云计算中心迈进。

据了解,未来5年,福建省每年将安排3亿~5亿元,对水质类别达到考核要求、水质提升的市县予以奖励;通过区域联动、水岸共治、治管结合、统筹协调,推动全省水系治理向纵深、向源头、向治本全面迈进,确保实现2020年全省小流域Ⅲ类以上水质比例达到90%以上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