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格里沙漠边缘有了现代小康村

23.04.2015  18:57

  中新社兰州4月23日电 题:腾格里沙漠边缘有了现代小康村

  作者 崔琳 冯志军 高莹

  53岁的农民傅青年,祖辈三代都曾生活在甘肃武威市古浪县海拔2500米以上的高深山区,那里与腾格里沙漠“为邻”,生活极其不便。“那时每天早晨天刚蒙蒙亮,孩子们就得背起书包,徒步两公里去上学,要是碰见雨雪天气,父母更担心。

  傅青年向记者回忆起从前居住在山区的日子:“吃水不方便,我们种植的水浇旱地庄稼,每隔五年有一次好的收成就不错了,基本上是‘靠天吃饭’,收入全靠外出打工;要是哪家人再碰上个大病,交通受限只能干着急……

  在2011年武威市政府实施高深山区农牧民“下山入川”工程后,傅青年全家被安置在当地黄花滩乡感恩新村,并在农技员的指导下,打理日光温室大棚。“这种技术农产业,节水之余经济效益挺好,冬季种西红柿、夏季种西瓜,每年保证有两茬收成,一个大棚仅有7分地,干活不多,一个人就能完成,还能腾出其他人外出打工。

  中新社记者近日走访傅青年所在的位于腾格里沙漠边缘的古浪县安置扶贫移民点——黄花滩乡。住宅区内,移民新居最大占地近200平方米,院子、客厅、卧室一应俱全,院中通自来水,家家添置了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取暖器等现代电器。“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孩子上学、家人看病不再是问题了。

  同是从山区搬迁至“沙漠小康村”的农户王发乾,如今已是当地的“致富带头人”。他两年前“入川”,依靠当地政府给予移民区日光温室奖补政策,先后发展起了肉羊育肥、獭兔养殖,“一步到位”跨入现代设施农牧业领域。

  眼下,王发乾带领其他9户农民建立起来的合作社有已有60座标准化养殖棚。他透露,该社去年仅獭兔养殖的纯利润就有30多万元人民币,产业收入稳定。

  记者从武威市官方获悉,2011年底该市共有贫困人口56万余人,集中分布在祁连山山顶、深山区和腾格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边缘,其中18万人居住在祁连山海拔2500米以上的高深山区。该区域自然条件差,灾害频发,发展生产与生态保护矛盾突出。

  对此,2011年武威市计划5年内让7.2万高深山区农牧民“下山入川”;到2020年,实现海拔2500米以上高海拔地区农牧民全部搬迁。

  经四年多建设,武威市古浪县内的10个中心“沙漠小康村”渐成规模,探索形成了集新农村住宅建设、特色产业培育、生态建设保护、公共设施配套为一体的高标准移民搬迁模式。深山农牧民对于“入川”工程从最初的观望态度逐年转变,当下已有不少人正盼望着政府为他们“封地”。(完)

      甘肃新闻网 【编辑:杜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