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群众脱贫铺路搭桥——甘南州金融精准扶贫工作综述

08.09.2016  17:38

近日,甘南州“生态文明小康贷”在合作市达洒村启动。

“流动银行”惠民服务车开到农牧民家门口。

  近年来,甘南州认真贯彻落实金融扶贫一系列政策措施,通过改进和完善在三农、扶贫、民生等领域的信贷支持与金融服务,积极开展扶贫开发,全州金融精准扶贫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通过有力的金融支持,甘南州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基本前提,以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切入点,深入推进“1236”扶贫攻坚行动,大力实施整村推进项目,突出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乡村旅游和劳务经济等富民产业,增强了贫困村和贫困户的发展内生动力。

把金融扶贫资金引向农牧村

  甘南州以创建“藏区普惠金融示范区”为目标,以行政村为单位,建立惠农金融服务站300家,夯实了金融服务基础,有效解决了农牧区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为实施精准扶贫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金融扶贫以财政贴息作为支点,通过对双联贷款、精准扶贫贷款、易地搬迁贷款、妇女创业贷款、大学生创业贷款和下岗再就业贷款等进行财政贴息,把金融扶贫资金引向农牧村,发挥财政的杠杆效应,带动和促进了农牧民的生产经营、消费投资和大众创业,有效发挥了金融资金支撑扶贫攻坚的“输血”和“造血”功能。

  同时,甘南州通过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提高金融扶贫精准度,全面加强对扶贫开发的信贷支持与金融服务,为金融扶贫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政策保障。各金融机构认真贯彻落实金融政策措施,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创建以贫困户为点、贫困村为面、贫困县为片的“点、面、片”相结合的三级联动机制,以有效解决贫困户“贷款难、贷款贵”问题为目标,以贫困地区中有生产能力、有金融服务需求和建档立卡贫困户以及能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特色优势企业、能人大户等为主要对象,以扶贫小额贷款、项目贷款、创业贷款为金融支持主要方式,积极推出符合本地扶贫政策的各类信贷产品,加大对扶贫开发金融支持力度,形成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协调配合、共同参与的金融扶贫开发新格局,实现了金融扶贫措施与地方政府扶贫政策和产业项目的有机结合。

加大信贷支持发展富民产业

  甘南州围绕省委“1+17”方案和州委“1+17+1”配套政策方案,全面深入实施金融精准扶贫攻坚行动。

  全州各金融机构全力推进双联惠农贷款及精准扶贫专项贷款,农业银行甘南分行以农牧民专业合作社为载体,累计发放双联惠农贷款23.4亿元,支持农牧户3.8万户。对2.51万户符合贷款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精准扶贫专项贷款12.45亿元。邮政储蓄银行甘南州分行结合甘南州资源条件、区域优势,以发展旅游及特色产品行业为抓手,推出“农家乐”“藏家乐”贷款,草食畜牧业、设施蔬菜产业“双业贷款”。

  农村信用社结合当地民族特点,发放“藏饰品”抵押贷款,在夏河、碌曲、玛曲等县推广“旺畜宝”信贷产品。至2015年末,全州农信社共发放430笔藏饰品抵押贷款,金额2597.32万元;“旺畜宝”贷款3.64亿元,占全州主要牧区农村信用社新增贷款的23.84%,“旺畜宝”贷款业务的全面深入推广,有效促进了当地畜牧养殖业快速发展。

  工商银行在推进甘南中小企业融资模式、产品创新和服务方式上积极创新,推出“设备租赁”“发票融资”“黄金租赁”“应收账款融资”等融资模式,发放小微企业贷款2.13亿元,有效缓解了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农业发展银行对接营销易地扶贫搬迁、棚户区改造、“6873”交通突破及列入国家172项重大水利项目,2015年发放易地扶贫搬迁贷款8600万元,棚户区改造项目贷款9834万元。

有效提升金融服务能力

  甘南州不断提升金融服务能力,积极完善农牧村支付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支付服务在偏远农牧村的延伸。至2015年末,全州银行业金融机构及网点达到156个,设立助农取款服务点403个;布放ATM机具284台;POS机具1728台;转账电话604台。设立助农服务点293个,全州累计发放银行卡151.49万张。

  2011年5月,甘南州正式启动青稞、牦牛、藏羊政策性特色农牧业保险,2013年5月启动马铃薯政策性特色农牧业保险。其中,青稞、牦牛、藏羊保险方面,中央财政给予40%的保费补贴,省财政给予30%的补贴,州县财政分别配套10%,农牧民承担10%;马铃薯保费中央财政给予40%的保险保费补贴,省财政给予25%,州县财政分别配套10%,农牧民承担15%。2015年,青稞、牦牛、藏羊特色农牧业保险保费收入1.91亿元,赔付支出1.54亿元;马铃薯政策性特色农牧业保险保费收入375万元。(记者赵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