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看甘肃丨西和县包集村:古老“乞巧”孕育新产业 农妇巧手“编织”脱贫梦(图)
【专题】“改革开放40年新变迁 脱贫攻坚看甘肃”2018全国百家网媒扶贫攻坚典型宣传活动
本网记者 李红军/文 张珊珊/图
“巧娘娘,下凡来,给我教针教线来。巧娘娘教我绣一针,一绣桃花满树红……”古老的歌谣传承着千百年来西汉水流域女性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包集村有很多小孩子从小便学习刺绣
乞巧文化是起源并流传于甘肃陇南市西汉水流域的秦人遗风,从每年农历七月初一前夜开始,到七月初七晚上结束,历经七天八夜,姑娘们以虔诚的心、隆重的仪式,祈求“巧娘娘”赐予聪慧、灵巧和如愿配婚、幸福美满生活。
8月24日上午,由中国甘肃网主办、甘肃省公路航空旅游投资集团支持的“改革开放40年新变迁·脱贫攻坚看甘肃”2018全国百家网媒扶贫攻坚典型宣传活动采访团来到来到陇南市西和县采访。
建档立卡贫困户张绒花正在做刺绣
“我做刺绣的活有6年了,一年能挣近2万元,比起之前务农种庄稼,收入增加了近10倍,我们有信心实现脱贫。”8月24日,西和县石堡镇包集绣艺文化产业有限公司,61岁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张绒花,一边做刺绣一边对记者说。
在西和县包集村,和张嵘花一样的农村妇女有很多,她们通过刺绣、草编等职业完成“巧手”脱贫,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西和县包集村航拍图
包集村是石堡镇的非贫困村之一,位于镇政府驻地14公里处,西汉水上游,全村辖6个社,耕地面积2360亩,有农业人口338户1540人,2013年建档立卡贫困户总共是116户549人,到2017年年底还有53户226人未脱贫,2017年全村人均纯收入4200余元。
西和县石堡镇党委书记杨勇介绍说,在巧手脱贫方面,2015年12月,由女致富带头人和另外12个股东组建了包集绣艺文化产业有限公司,通过积极探索“公司+基地+协会+贫困妇女”的经营模式和脱贫带动机制,吸纳了36名贫困妇女以自筹2000元,全国妇联帮扶资金配股3000元的方式每人向绣艺公司入股5000元,年末保底分红1000元,目前36户贫困户已经有12户脱贫。
西和县石堡镇党委书记杨勇介绍有关情况
“公司除自身生产、研发刺绣草编产品外,还辐射带动周边10余村100多户建档立卡贫困户、200多名农村妇女利用农闲时间从事刺绣、草编行业,增加家庭收入。贫困妇女利用农闲时间可以创收3000元到7000元左右。”包集绣艺文化产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吕小红说,绣艺公司在实体营销的基础上,开办自己的淘宝网店,销售公司产品,还将公司打造成为网货供应平台和生产基地,与县上的7家“乞巧”文化产品销售网店签订供货协议,不断拓宽销售渠道。
“以前我们就会做刺绣,但因为没有销路,谁也没有想到刺绣也能成为脱贫致富的路子。”张绒花笑着说,现在国家的政策非常好,驻村的党员、干部帮助我们找销路、卖产品,想不脱贫都难。
包集绣艺文化产业有限公司
同时,包集村还通过把乞巧文化发展与旅游产业开发相结合,因地制宜,发挥自身优势,不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展现本地乞巧民俗,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体验游玩,大力推动了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并把发展旅游产业作为拉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在今年七天八夜的乞巧活动中,包集村每天都要接待5000多人次的游客,直接和间接创造的经济效益达30多万元。
杨勇说,下一步,包集村将继续按照按照“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公司+协会+农户”、“党支部+养殖场+农户”等多种产业经营模式,强化“造血”功能,引导鼓励村民主动参与“脱贫攻坚”行动中来,大力培育多元产业,积极探索多种带贫模式,为贫困户脱贫致富探索出了一条新途径,让村民收入大幅提升,共同脱贫致富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