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一本帐)包家村的脱贫帐

17.03.2016  22:39

精准扶贫是贫困地区的头等大事,杜绝“数字脱贫”和“虚假脱贫”是其中重要环节。怎么样才能评判贫困村和贫困户是否脱贫?群众能否说了算?我们去东乡县的包家村看一看。

春节刚过,东乡县东塬乡包家村的驻村工作组就开始忙碌了起来,按照省上脱贫攻坚考核标准要求,村级开始自检一遍扶贫考核工作。

包家村是东乡县的115个重点贫困村之一,贫困面达到了50.4%。这两年,国家和省市县多方投入扶贫资金,用于村上基础设施的改善,同时围绕贫困户贷款扶持,技能培训、旱作农业推广等方面增加贫困户收入。这次包家村的自检考核表中包括村级13项、户级7项考核内容。

包忠英家是村上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根据多次的入户调查了解,2015年包忠英家应该是脱了贫,不过工作组还要按照自检表上的内容,全部核实一遍。

根据工作组核算,去年一年,包忠英一家7口人的收入包括外出务工收入、养殖和种植收入、国家惠农政策性等内容,人均收入可以达到3500元。但这个人均收入,包忠英自己并没有搞得很清楚,于是工作组,帮他算了个“明白账”。

算清楚了自己家的人均收入,包忠英还提出,今年想扩大养殖规模,却又发愁羊的销路有问题,希望工作组可以帮帮忙。

家里的账算明白了,今年养羊的销路也不用发愁,包忠英干脆地在统计表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包家村的扶贫自检工作也完成了。检查的结果是,2015年村上完成了95户的脱贫任务,实现了整村脱贫目标。而这个结果,还将由乡镇成立的精准扶贫核查领导小组,进村入社进行随机抽查,最终迎来省上验收工作组的考核。

甘肃台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