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人民医院心外科成功实施省内首例3D胸腔镜下心脏手术

17.10.2014  18:33

提起3D技术,人们首先想到的是3D电影,近日甘肃省人民医院将这一技术运用到了心脏外科手术中,成功为一名中年女性进行胸腔镜辅助下房间隔缺损修补+三尖瓣成形术,据悉,这是我省独立开展的首例3D胸腔镜下心脏外科手术。3D胸腔镜下心脏外科手术的完成,填补了我省空白,同时也标志着我省微创心脏外科技术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日前,甘肃省人民医院在省内率先引进3D高清胸腔镜系统,使腔镜下的手术视野更富立体感、更有深度感,大大提高了手术的精确性。

10月中旬,甘肃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外科采用3D胸腔镜技术,为一名患者顺利完成了胸腔镜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据介绍,这名患者因“心慌伴胸闷气短1月余”收住。入院后明确诊断为房间隔缺损、三尖瓣关闭不全。由于患者房间隔缺损较大,心功能相对较差,且不适合行介入封堵手术。经充分的术前准备后,进行3D胸腔镜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三尖瓣成形术。参与手术的医生们都佩戴着自己的“新武器”--3D眼镜,通过3D系统,犹如电影院里的立体效果立刻显现出来,腔镜下组织高低远近十分清楚,层次感更加明显。在人镜一体化的操作下,手术顺利完成。患者术后第一日即从ICU监护室转入普通病房,目前患者症状已消失,术后恢复良好,已临床治愈。

目前,常规胸腔镜只能展示2D平面影像,不能呈现组织结构在腔镜下的自然深度感。插入3D摄像镜头和手术器械后,患者胸腔内的图像立即显示在手术台旁边的屏幕上。通过3D眼镜,心脏、血管及周围组织都变成立体的,仿佛触手可及,就像置身于患者体内操作一样。可以说,3D技术将患者体内的解剖结构十分立体地呈现出来,空间、方向、角度等都能非常准确地判断,医生得以精准地完成各种复杂的手术操作。

据悉,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腔镜技术开始在外科领域逐渐普及,并逐步扩展到了心脏外科学领域。 3D胸腔镜下心脏外科手术与机器人手术影像系统类似,还原了外科医生的自然立体视觉和深度感知,降低了解剖难度,减轻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手术解剖、切割、抓握、吻合、缝合、止血的精确度和整体手术效率,而且还具有机器人手术不具有的“触觉”。此外,3D胸腔镜心脏手术克服了传统手术的缺点,具有不锯开胸骨、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符合美容要求等技术特点。3D胸腔镜技术改变了心外科疾病的治疗理念,将逐步成为心脏外科的主要手术方式之一,充分体现了微创心脏外科技术的现代理念。

目前,甘肃省人民医院心外科经胸腔镜下完成的心脏手术主要有:房间隔缺损修补术、 膜部室间隔缺损修补术、二尖瓣置换术、三尖瓣成形术等,在未来几年内,3D腔镜手术也将更多的应用于临床手术中,影院中的3D技术应用于医学的胸腔镜技术,方便术者的同时,将为越来越多的患者带来更大的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