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胡麻岭 ——新春探访“世界难题”铁路隧道工地
新春时节,一场春雪洒落在黄土高原上的胡麻岭,空气顿时湿润,四周一片静谧。在距地表200多米的山体内部,传来了好消息——和一个月前相比,经过春节期间建设者一刻也不停工的鏖战,兰渝铁路胡麻岭隧道又向前掘进了4米,还有46米就将贯通。
4米,这是一个成年人只需要两三秒就能走过的距离,普通隧道施工不到半天就能掘进,为什么在胡麻岭隧道需要1个月?答案就在于这个隧道施工遭遇到了“世界难题”。
作为我国西北与西南间最便捷快速的铁路大通道,兰渝铁路全线只有甘肃省兰州市夏官营镇至定西市岷县段未通车。胡麻岭隧道就位于这一区间,开工建设至今已有8年多,现在是全线唯一未贯通的隧道。
“前三年,隧道掘进顺利,每个月掘进近百米。到2011年8月,1、2号斜井间仅剩173米。”负责胡麻岭隧道施工的中国铁建十九局兰渝项目部党工委书记朱宝说,他们都备好了“庆功酒”,等着贯通后回家。
当年8月19日,隧道施工遇到了“第三系富水粉细砂”地层,涌出的泥砂如泥石流一样淹没了已经修好的隧道。隧道工程没有推进,反倒倒退了。
没有亲身经历的人,很难想象在胡麻岭挖隧道有多难。
兰渝铁路公司陇南建设指挥部指挥长张有生说,隧道施工“怕软不怕硬”,岩石地质大型盾构机能快速推进,反而好修。而在胡麻岭,富水粉细砂地层成岩性差,长时间受水浸润或浸泡后呈流塑状,施工中极易涌水、涌砂。一个形象的比喻是“在软豆腐里打洞”。
在作业面跟前,记者抓起地上的一团细砂,用手一攥,指缝中便渗出水来,手指一撮,细砂变成粉末。张有生说:“这里的砂比玉米粥还细,含水量最高达28%,就跟水豆腐一样。”
有国际专家曾专门自带顶级设备和施工团队到胡麻岭应战,但试了几次都没成功,撤离时认为不可能在这种地层中挖隧道。
但以项目业主兰渝铁路公司为代表的各参建方没有放弃,在中国铁路总公司的领导下,发扬“敢为人先、勇于担当”的兰渝铁路精神,在胡麻岭与富水粉细砂展开“拉锯战”,掘进,淹没,再掘进。过去5年半,胡麻岭隧道发生了四次大突涌,不得不清理砂浆15万立方米,相当于2公里的隧道长度。
“在这种地质条件下进行隧道施工国内外没有先例,我们只能靠自己摸索,终于在2015年形成一套成熟的施工方案。”兰渝铁路公司副总经理陈东杰说。
据中国铁建十九局董事长王学忠介绍,在多次艰苦探索和攻坚过程中,铁路施工者掌握了“先进行超前降水,然后在作业面进行帷幕注浆加固,最后进行开挖作业”的方法。从2016年开始,隧道未贯通的距离重新开始缩短。今年春节,他们像往年一样不停工,投入上百名劳力和110台套作业设备,提前备好水泥、水玻璃等材料,展开决战。
工程师胡刚奋战在工地上,没能回四川老家。工作间隙,他用手机和自己2岁的女儿“胡玛玲”视频聊天。他给孩子取名“胡麻岭”的谐音,就是希望她的人生,“和他修建胡麻岭隧道一样,遇到的困难都能克服掉。”
胡麻岭隧道难题得到中国铁路总公司的重视,由铁总工管中心牵头,兰渝铁路公司及设计、施工、监理五方组成工作组,常驻现场,重点攻坚,确保了建设进度和安全。“剩余的46米正按方案稳步推进,预计今年6月底全部贯通,兰渝铁路预计今年年底全线通车。”站在作业面前,穿着雨靴、踩着一地泥泞的兰渝铁路公司董事长熊春庚说。
灯火通明,人员穿梭。在作业面上方及周围,黄色砂浆从洞壁的细管中不断涌出,落在地上堆成厚厚一层。但每一个参建者眼中都充满希望,因为胡麻岭隧道这个“世界难题”正在他们手中攻克。(新华社记者任卫东 王衡 屠国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