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基金规模悲惨滑坡

10.07.2014  03:16

    如今的中国公募基金业,在互联网金融的热潮之下,一改停滞状态,迎来了规模扩张的新阶段。但这种繁荣背后,却是几家欢乐几家愁。货币基金和股票基金的规模呈现跷跷板效应:货币上半年超过1.5亿元,而股票基金规模滑坡至1万亿元。而且迷你基金数量不断扩大,规模底线一降再降。处于清盘线以下的基金上半年业绩基本为负,机构纷纷清仓迷你基金。

    资金整体流出偏股基金

    2014年过半,公募基金规模喜人。自去年底公募业务管理规模突破3万亿元大关之后,今年年中这一规模已经站上3.5万亿元。货币基金和股票基金的规模呈现跷跷板效应:货币上半年超过1.5亿元,而股票基金规模滑坡至1万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上半年末,共有28只主动型股票基金规模不足5000万元;同时,有36只指数型基金规模不足5000万元(不包括联接基金),而去年底只有16只。迷你基金的规模底线也是一降再降。诺德基金、金元惠理基金和方正富邦基金旗下均有两只股基面临清盘危机。

    迷你基金大面积出现也让诸多公募基金十分尴尬。有业内人士甚至戏称,鸡肋基金已经成为不少公募最头疼的问题之一。“出于维持品牌形象的考虑,谁都不愿意成为第一个被清盘的公司。”据基金公司人士介绍。

    规模受业绩影响明显

    基金们迎来了自己的“小时代”。基金规模受业绩影响十分明显。记者发现,处于清盘线以下的基金上半年业绩基本为负。在28只股票基金中,上半年业绩为正的基金仅为6只。

    上海不愿具名的基金分析师称,“这些逼近清盘线的基金,可能是业绩长期不振,也可能是成本比一般基金高,或者是投资风格已不再适合投资者的需求,却还向投资者不停地收取管理费。投资者不如选择其他的优质基金。

    其实机构对业绩欠佳的基金也呈现抛售。方正富邦红利成立于2012年11月,首募规模仅2.3亿元。2013年年中降至500万元清盘线。从同期的持有人结构来看,机构投资者已经全部撤退,500万元全为322户散户投资者持有。2013年下半年,散户数量上升至500户,但仍然不见机构踪影,基金总规模降至0.11亿元。 南都记者周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