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众筹融资或300万封顶

18.08.2015  04:27

南都供图

    昨日,记者从业内多方采访获悉,经过多轮调查,监管对于股权众筹的监管思路在近期发生了较大变化,除了明确股权众筹只能是公募性质以外,在将出台的股权众筹融资的管理办法中,有可能规定股权众筹项目融资额上限为300万元。监管文件或最快三季度出台。据记者了解,目前市场上的股权众筹平台,即便是已获得试点的京东旗下的众筹平台“东家”,项目也基本都在300万元以上。智金汇创始人杨溢告诉记者,这意味着股权众筹和互联网非公开股权融资未来可能会形成递进关系,创业项目先在股权众筹平台融种子轮或天使轮,再在互联网非公开股权融资平台融A轮。

    最快三季度出台

    昨日,有消息称,关于股权众筹和互联网非公开股权融资的管理办法即将分别公布。其中,股权众筹项目融资额将采取限额,而非公开股权众筹项目融资额度则没有规定。“目前说法比较多的是300万元。”北京一位靠近监管的股权众筹人士对记者表示,在此之前,中国证券协会内部就有讨论过公募股权众筹的标准,其中就包括将对单轮股权众筹资金额上做出限制。

    消息一出,业内不少人士以及创业企业表示惊讶。一家正在和风投进行洽谈的互联网企业创始人对记者表示,这样一来,股权众筹意义不大,将变成营销,融资意义不大。

    事实上,有关股权众筹的监管信息过去半个月以来频频出现。从监管思路上看,与此前发生了较大的不同。最大的转变在于“私募股权众筹”被排除在了“股权众筹”的范围之外。为此,不少原来称之为股权众筹的平台纷纷更名为股权融资平台。如深圳的智金汇平台和云筹平台已率先改名,其中智金汇已改名为“创业投融资服务平台”,而云筹则改名为“私募股权融资平台”。

    业内人士认为,股权众筹和互联网非公开股权融资的管理办法出台时间逼近。而前两周启动的专项检查也是监管文件出台前一次市场清查,明确厘清监管对象的一次行动。对此,众筹之家CEO王正然对记者表示,其预计股权众筹相关文件最快有望于第三季度出台。

    非公开股权融资无限制

    在明确股权众筹的概念后,在具体监管思路上,公募股权众筹和私募股权融资将有较大区别。据记者了解,上述单轮股权众筹资金额上做出限制只是针对公募的股权众筹,而对非公开的股权融资则无限制。此外,审核机制上,公募的审核需要经过证监会甚至国务院审批方能开展,会有明确的“牌照”概念,而私募股权融资采取的是备案制。深圳互联网金融协会秘书长曾光对南都记者表示,公募还应该对单个投资人做出如单个5万元以下的限制。

    京东金融副总裁金麟认为,从股权众筹强调“公开、小额、大众”,并服务于小微企业来看,300万元的限额有其合理性。智金汇创始人杨溢也对记者表示,由于股权众筹定位于服务小微企业,单个项目融资上限设定300万较为合理。

    杨溢认为,公募股权众筹的监管可能会接近美国的JOBS法案,公募股权众筹应该会设置投资上限,但不设投资门槛,突破众筹的投资人数等。公募的低门槛将吸引更多人参与到股权投资中,如何进行风险控制、如何教育投资人将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认为,从风险防控的角度看,除了额度限制之外,还有其他策略可行,如可以更多地从操作层面约定,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建立自律机制,规定股权众筹成立的合伙企业必须备案、不得质押等。进行融资额度限制将大大削弱公募股权众筹的意义。

    或现双平台运作

    据悉,目前获得公募股权众筹试点资质的三家平台分别为京东金融的“东家”、平安集团旗下的深圳前海普惠众筹交易股份有限公司,以及蚂蚁金服的“蚂蚁达客”,仅京东众筹有上线相关业务。不过从项目看,几乎所有的项目融资额度都超过300万元。不过,京东金融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目前这些项目均属于“互联网非公开私募股权融资”定义的业务,不属于公开股权众筹的业务。

    盈灿咨询投资高级研究员张叶霞告诉记者,按300万元的上限规定,没有一家平台符合要求。杨溢认为,300万的上限意味着股权众筹和互联网非公开股权融资未来可能会形成递进关系,创业项目先在股权众筹平台融种子轮或天使轮,再在互联网非公开股权融资平台融A轮。“像金融有可能出现双业务,一个业务做公募,一个业务做私募。”张叶霞表示。

    杨溢表示,互联网非公开股权融资的管理办法也在制定之中,如何界定公开和非公开,备案制度如何实施,将是业内关注的焦点。在投融资金额方面,他表示,互联网非公开股权融资的单笔投资金额和项目融资金额都有可能不设上限。南都记者陈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