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巨震之后中概股回归热情未减

23.07.2015  04:44

    兰州晚报讯21日,分类信息网站百姓网宣布完成22亿元融资,并已完成拆除VIE(在国内被称为“协议控制”,是指境外注册的上市实体与境内的业务运营实体相分离,境外的上市实体通过协议的方式控制境内的业务实体),计划最快在10月于新三板挂牌上市。随着易居中国、奇虎360、人人网等一系列企业中概股的私有化,市场上再次涌现出“中概股私有化”潮流。但是,随着A股近期的大幅波动,也给中概股的归途蒙上了一层阴影。“中概股境内回归仍然是大趋势,”IDG资本合伙人杨飞在21日普华永道举办的中概股回归境内资本市场专业研讨会上表示,虽然经历之前的一波调整,创业板的整体市盈率仍然比国外资本市场的市盈率高,而且在短时间内不可能回到理性的低市盈率。

    中概股回归是大趋势

    自去年下半年开始,中国A股市场进入疯狂攀升周期,创业板指数升势更是引人注目。作为第一个打破VIE架构,回归A股的公司暴风科技从3月24日登陆深圳创业板,连续打开34个涨停。这个“成功样板”掀起了一轮海归热潮。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中国企业上市220家,在境内上市187家,境外上市仅33家。半年来已有29家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宣布了私有化退市,仅6月就有13家,7月初又有丫丫、当当网、欢聚时代等宣布回归。

    据统计,截至今年6月底,A股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的平均市盈率分别为16倍、45倍和68倍,而香港主板、纳斯达克和纽交所的平均市盈率分别为11倍、16倍和16倍。

    但是从6月下旬开始,中国A股市场开启的暴跌模式,A股市值大幅缩水,上市企业高市盈率不再,意味着中概股公司为私有化、拆解VIE架构和回归境内上市付出大量时间和金钱成本后,很可能达不到预期估值;另一方面,此次A股巨震也暴露国内资本市场存在不少不健全的地方,给欲回归的中概股造成极大不确定性。

    国内可以有更高的估值?

    杨飞认为,现在中概股回归的动力来源于国内资本市场投资者更了解其商业模式,可以有更高的估值。但是也有一些企业的价值体现不局限在境内投资者,所以境内外上市的政策没有发生任何变化的情况下,在上市地点的选择一直是开放的。那中概股回归境内,是否意味着选择海外上市的企业数量就会逐渐减少呢?

    广发乾和投资的风控总监张洁认为,为了方便在海外上市的优秀中国企业回归国内A股,推出了许多政策红利,例如日前上交所拟设立新兴战略板,以及深交所放开互联网公司上市盈利要求等,这都表明中概股回归长期来看是有机会的。

    杨飞表示,企业选择在国内上市和海外上市应该是并行的,在一段时间内一定是国内的股价会比海外的更高,在国内上市的企业会相对集中一些,但是从长期来看,在国内外的估值差价比较小的时候,一些企业会根据自身发展或者股东对其自身资产配置的需要也会选择海外上市。南都记者田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