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菜追溯体系二期项目力争年底前完成

20.08.2014  02:49

制图 杨加丽

    兰州晚报讯(首席记者刘蔚霞)肉菜追溯体系建设是我市2014年为民兴办的实事之一。19日,记者从市商务局获悉,目前该项目的一期建设247个节点企业已全部建设完毕,二期已完成了181个试点节点企业的遴选、调研摸底和设计方案的编制、采购预算的评审,进入招标程序,力争年底前完成二期项目建设。但在项目运营中,由于经营户不主动给、消费者想不起要,使得全市试点节点企业的追溯系统使用率、信息上传率普遍不高。市商务局通过本报提醒消费者提高维权意识,主动索要小票,形成倒逼机制,促进我市肉菜追溯体系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力争年底前完成二期项目建设

    我市于2011年被国家商务部、财政部确定为全国第二批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试点城市。结合我市实际,试点项目计划分两期建设完成。

    “目前,一期项目247个试点节点企业的追溯体系已全部建设完成,已累计上传市级平台肉菜流通追溯信息1131万多条。”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下一步,我市将在对一期项目完善、扩容、升级的基础上,通过构建更完善的肉类蔬菜流通追溯管理体系、政策措施和工作机制,做好二期项目建设实施。二期项目计划在181个节点单位建设肉菜追溯系统,将覆盖面扩大到远郊县区,最终实现追溯体系建设在全市所有县(区)、主要肉菜流通节点全覆盖。目前,已完成了二期181个节点企业的调研摸底、方案设计、专家论证和采购预算评审,进入招标程序,力争年底前完成二期项目建设。

    实现肉菜安全的全过程无缝隙监管

    “现在我们每天营业前的第一件事就是把经营户上柜的肉类蔬菜进行查验、登记,再由专人录入系统,上传到肉菜追溯体系的平台上。”静安门菜市场负责人告诉记者,经过这道程序后,经营户才能入场开始每天的经营工作。

    静安门菜市场的蔬菜经营户康丽萍告诉记者,刚开始时,经营户用溯源秤很不习惯,商务局和市场管理人员不断培训,只要有不懂的地方,随时派人来教。现在,经营户们对溯源秤已经用得很顺手了。旁边经营肉类产品的夏老板告诉记者,追溯小票,不仅消费者放心了,做生意也更方便了。

    “通过肉菜追溯体系,各相关部门可以随时登录监管平台查看各流通节点肉菜的入场登记、交易量及价格、检疫(检测)以及肉菜的来源和流向等信息,发现问题能及时响应和处理。”市商务局工作人员说,肉菜追溯体系使以前的“常规检查点监管”变为现在“网络系统链监管”,实现肉菜安全的全过程无缝隙监管。

    经营户不主动给消费者不知道要

    肉菜“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是建设肉菜追溯体系的目标。但记者在多个菜市场走访发现,已经建成的追溯体系主要功能还仅限于称重和计价。

    软件开发方负责人告诉记者,这种情况的发生很大程度上缘于经营户习惯了手对手交易模式,卖肉卖菜自己只管收钱,没有提供小票的习惯。消费者维权意识不强,甚至不知道索票。使得全市试点节点企业的追溯系统使用率、信息上传率普遍不高。

    “目前,我市肉菜追溯系统除了现场查询机外,已实现手机、网站等多种渠道查询,但所有的查询方式无一能离开溯源小票。”商务局工作人员介绍,下一步,我市将通过进一步地宣传,让广大经营户和市民了解如何使用肉类蔬菜流通追溯系统来保障自身权益,主动使用追溯设备、索要购物小票,形成倒逼机制,促进我市肉菜追溯体系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食品安全追溯平台如何用加QQ专家告诉您

  兰州晚报讯(通讯员刘毅记者 袁文波)昨日,兰州市城关区食药局铁路东村食品药品监督所,给辖区内的食品生产、流通和餐饮服务单位详细介绍了如何使用我省食品安全追溯信息平台。同时,为方便辖区经营户了解该平台,还开通QQ交流群129791719,8位专家在线为您解答疑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