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州区:聚焦教育民生 突出均衡发展

09.10.2015  12:08

  秋日,肃州区第五中学校园里绿树成荫,鲜花竞放。宽敞明亮的教学大楼里,教室窗明几净,现代化教学设备应有尽有。功能齐全的操场上,绿色球场与红色塑胶跑道交相辉映,为孩子们健康成长提供了开阔的空间。

  近年来,肃州区突出均衡发展,聚焦教育民生,全力推进标准化学校建设,不断缩小城乡办学差距,着力提升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水平,让全区学子在普惠教育的阳光下茁壮成长。

“班班通”打造数字化教学新模式

  走进改建后的酒泉市一中,校园内书声琅琅,秩序井然。课堂上,老师利用液晶触控一体机和交互式电子白板,向学生演示课件。

  “‘班班通’设备主要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通过图片、声音、文字、影像,使课堂内容更丰富、教学形式更加多样,不仅提高了教学质量,还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酒泉市一中教师王亮说。

  2012年,肃州区首次为酒泉市东苑学校配备了“班班通”终端设备34套,作为教学试点。在随后的3年里,肃州区分批次陆续为城乡各中小学配备高标准液晶触控一体机设备、装备“远程互动同步课堂”多媒体教室和交互式电子白板,从而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与课堂教学零距离对接。

  肃州区教育局负责人介绍说,酒泉市一中是今年新配备“班班通”设备的学校。截至今年秋学期开学,肃州区共配备班班通终端设备941套,实现了全区55所城乡中小学所有班级全覆盖。

近5万名学生喝上健康水

  以前,肃州区只有农村寄宿制学校设立茶炉间提供饮用水,其他学校的学生只能自己带水喝,或者花钱买饮料,既增加了学生的经济负担,也影响了学生的身体健康。

  今年,肃州区投资270万元实施学生饮水质量达标工程,为全区所有中小学安装公共直饮水设备328套,向学生全天候提供安全放心饮用水,切实解决近5万名学生饮水安全的难题。

  “学校能提供健康的饮用水,那是再好不过了,方便了孩子,我们也放心。”家长李娜说。

  肃州区教育局副局长闫永祥告诉记者:“公共直饮水机比起桶装纯净水更方便。即便是在冬天,学生也可以随时喝到热水。”

  “这就是我所喜欢的校园!”

  “我喜欢的学校要有大大的操场,要有芬芳美丽的鲜花和绿油油的草坪,还要有一个长椅可以让我们安静地看书,或是和朋友们聊天谈心……”酒泉市二中八年级一班学生赵书宇曾在作文中这样描述自己的愿望。

  “没想到这一学期一开学就梦想成真了!”赵书宇高兴地说。原来,在今年暑假期间,学校在校园里安装了20个休闲读书长椅。现在,每天早晨她都会早早来到学校,呼吸着新鲜空气,坐在操场边的长椅上愉快地读书。

  今年,肃州区投资120万元实施校园环境改造提升工程,为所有学校安装长椅共计780套,给学生读书提供良好的环境,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

  “打造‘书香校园’,让孩子们在课余时间也有读书的地方是安装长椅最主要的目的。此外,对完善学校功能设施也起到了重要作用。”酒泉市二中校长茹斌德告诉记者。

告别煤火炉用上电暖气

  走进肃州区泉湖乡永久小学,粉刷一新的教室里没有了煤火炉,取代它的则是墙角边小巧的电暖气。

  这也是肃州区实施的一项重要的教育民生工程。2014年,肃州区投资67万元为泉湖乡永久小学、铧尖漫水滩小学架设电采暖设备,改善取暖面积2100平方米。

  “以前学校冬季取暖主要是火炉,不仅不太暖和,还存在许多安全隐患。”永久小学校长赵贵军提起以前的冬季采暖,有很多烦恼。

  “以前冬天轮到我值日时,早晨六点多就得来到学校生炉子,而我又不会,只好每次让妈妈到学校帮我,下课的时候如果火不旺,还得添柴火。”永久小学六年级学生潘月说。

  今年,肃州区又投入资金517万元,架设了西峰中心小学教学楼、黄泥堡学校教学楼及公寓楼、总寨三奇堡小学教室等11所学校电采暖设备,改善取暖面积9000余平方米。今后,还将陆续在农村学校架设电采暖设备。

  “自从通了电暖气后,学生的生活条件、学习环境都有了很大的改观。只需要在智能化电采暖系统上设定时间,系统就会自动升温和控温,还可以分区域实现供热,这样不仅节能环保,还降低了安全隐患。”赵贵军说。(记者张革文 通讯员刘蓉 白玉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