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肃南县打非物质文化遗产“攻坚战”

13.04.2015  16:34

  原标题:肃南县打非物质文化遗产“攻坚战”

   中国甘肃网4月13日讯 据鑫报报道(记者 朱希彬)裕固族历史和文化积淀深厚,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悠久的历史,经过多次民族大迁徙、大融合,形成了本民族独具特色、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尤为丰富多彩。这些传统文化遗产包涵遗存了我国古代西部各民族形成、发展或同化、消亡的复杂历史过程,记载了古代民族生产生活习俗和社会活动场面,构筑支撑起了裕固族民族文化灿烂、优秀的框架。

  裕固族现有裕固族元素外观设计专利27件,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3项,省级保护名录9项,市级保护名录17项,县级保护名录29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4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24人,县级代表性传承人96人,已初步形成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名录体系。

  今年以来,肃南县打好非物质遗产文化“攻坚战”,进一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创非遗文化传承之路。结合裕固族特有民族文化及民族元素,加大知识产权宣传推广,鼓励更多的人行动起来,把身边的、民族的、特有的元素加上知识产权的烙印,防止非遗文化的流失和侵害。使一批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得到扶持和培养,一大批珍贵的非遗资源获得有效保护。积极组织专业人员、乡土人才深入各乡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和民族语言文字普查工作,全面了解非遗存续状态,建立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分布图,健全完善各级代表性传承人档案,实现以乡镇、村落、区域、非遗项目集中地为主的文化生态整体性保护。

  利用现有传承人建立非遗文化传承基地,模范带头带动当地群众文化的发展,进一步弘扬当地民间民俗传统文化,打造非遗基地旅游胜地。重点打造特色精品扩影响,启动实施非遗保护名录“一书一盘”工程,编纂出版集《裕固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图典》和裕固族民歌、服饰、婚俗等保护系列丛书和专题片为内容的《裕固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全》,整理出版《裕固语汉语词典》和《裕固族姑娘就是我》光盘,展现裕固文化独有的魅力和风采,扩大民族文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并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打造非物质文化数字遗产,利用视频制作、动漫设计等赋予非遗新生命,进行合理规划、科学布局,实现非遗产业集聚化,打造一条由文化到创作市场的产业链条。

  裕固族文化作为生态文化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众多优秀的非遗传承人在有效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破解非遗保护中存在的原生态衰落、后继乏人的难题。积极鼓励非遗传承人培育出一大批后备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助推全县非遗产业大发展。重点走好活态传承创新路,积极研究开发具有民族特色、地方特色和市场潜力的文化产品、文化服务。建成皇城、康乐、明花3个乡镇非遗传习所,增强传承人授艺带徒技能。组建18个民间文艺社团,利用各种传统文化节日、节庆活动和每年的“文化遗产日”,认真组织传承人和民间艺人经常性地开展传习、展示展演和民族传统文艺展演交流活动。大力实施“非遗课堂”行动,向县“三校一园”和乡镇学校提供非遗乡土教材,鼓励支持幼儿园、中小学开展双语模式教学,努力培养一批少儿传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