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肃南县“十二五”工业经济发展成就综述

07.03.2016  10:24

驻足回眸,五年一瞬。“十二五”期间,肃南县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县战略,把加快工业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和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以建设“三个基地”为目标,加快重点产业、骨干企业和工业园区的培育与建设,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进工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实现了肃南工业的较快发展。

工业经济平稳发展 实力不断增强

五年来,该县始终坚持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全县工业增加值2015年比2010年累计增长250.9%,年均增长率为20%。从2015年—2010年实际增速分别为10%、11%、17.3%、23%、22%、21.6%、总体呈渐进式上升趋势,累计招商引资374亿元,落实到位资金80亿元。2015年全年实施工业项目35项,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7.5亿元,三益氟化工、黑河水电等一批重点工业企业拉动作用明显,先后为企业解决历年久拖未决的30多个疑难问题,完成了7个采矿权证的办理,帮助企业融资贷款2.57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15.1亿元,增长3.6%。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产业特色逐步显现

初步形成煤炭、矿产、水电、农畜产品、祁连玉石、光伏发电等六大产业,产业领域更加宽广,产业链条更加延伸。煤炭设计生产能力达到100万吨、钨处理矿石70万吨、年处理铜矿75万吨、生产铜精粉3.35吨,铁采选生产能力135万吨,生产铁精粉4.5万吨,生产出售铁矿石100万吨,生产石灰石90万吨,发电量32亿度。规模以上工业中,矿业、水电、祁连玉比重达到80%、15%、5%,成上升趋势。始终坚以生态工业为基本取向,坚持走资源循环、企业集聚的工业发展之路,初步形成以祁青工业园区、大河循环经济工业园区、明花光伏产业园、祁连玉文化产业园四个园区和黑河、石羊河、疏勒河三条水电产业开发带为重点的工业集群格局。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78亿元,年均增长15%。全县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家,总数达到26家。

园区建设加快推进 产业集聚效应明显

园区是新型工业化的“主战场”,“十二五”期间,该县园区建设步伐加快,经济效益逐年提高。按照“产业集群、要素集聚、资源集约”的发展理念,初步形成了围绕钨、铜、铁等矿产资源采选加工和水电资源开发为主的祁青工业园区;围绕铜、铁、玉石、蛇纹岩、石灰石等矿产资源,以采选加工和循环经济为主的大河循环经济工业园区;集祁连玉石加工、交易、观赏为一体的祁连玉文化产业园;以光伏发电为主的明花柳古墩滩光伏产业园四大生态工业基地。至目前,祁青工业园区入驻企业24户,其中规模以上企业9户;大河园区入驻企业5户,规模以上企业2业板材厂和三祺30万吨铜选厂,入园企业累计达到7户;祁连玉文化产业园入驻商户103户,引进玉石经营企业13户,初步形成了融祁连玉石文化传播、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等多功能的文化产业园;规划装机1000兆瓦、占地40平方公里、估算120亿元的明花柳古墩滩光伏产业园,入驻企业1户。祁连山水泥集团200万吨水泥生产项目已完成矿山转让,正在进行建厂项目前期工作。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千帆竞渡,勇进者胜。五年来,肃南工业发展步履铿锵,取得成就振奋人心:一组组令人欣喜的数字指标,见证了肃南工业经济的辉煌成就;一个个令人瞩目的发展成果,释放出肃南策马奔腾的强大活力。站在“十三五”新的历史起点上,肃南在转型升级、加快发展的道路上必将迈出更加坚实有力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