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证书,必需还是多余?

28.06.2014  20:29

随着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职业资格证书日益受到重视,从而催生部分行业的考证热,如司法、建筑等行业职业资格证书至今还受到社会上普遍的重视。职业资格考试利弊几何,该如何完善?

必需

看证择人,有理有据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一项正能量设计。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无一例外地建立有一套符合本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劳动力市场状况的资格证书制度。例如美国、德国、英国,都是在上世纪初建立,并且日臻完善,对经济发展、国民素质提升产生了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

谈到这个问题,总有人拿公平说事儿。市场经济时代,公平不是大锅饭,更不是一刀切,公平是优胜劣汰。对招聘单位来说,应聘者是骡子是马,效率最高的甄别方式就是看“硬件”,一看有没有资格证,二看有没有“加分证”。的确,个别行业的职业认证出了问题,但是,深究原因的话会发现,并不是职业资格认证制度本身的问题,而是在操作过程中,因为个别人、个别单位徇私枉法导致的。恰恰是因为准入门槛失效、“不合格”的人浑水摸鱼,反证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存在的必要。

与其抱怨,不如自省。换一个角度看,如果连基本的入行资格证书都拿不到,即使把自己说得天花乱坠,别人也会把你当成忽悠。(李光金)

多余

隐形障碍,亟待清理

种类繁多的职业资格认证,不少已经成为人才进入一个新领域的“隐形墙”,不仅阻碍了人才的自由流动,而且目前认证乱象将可能导致“劣币驱逐良币”,得不偿失。支持清理整顿部分资格认证。

首先,一些资格认证存在重复证明、形式主义之嫌。举例来说,具有本科经济类、金融类专业背景的高校毕业生,在求学期间已经对证券市场的运作等了如指掌,在实习期也受过训练。然而这部分学生毕业后进入该行业,还要先考证券从业证,内容还跟以前学科内容一致,岂不多余?

其次,资格证会成为人才流动的隐形障碍。须知,在进入一个新领域时,个人往往是从“学徒”做起,跟着老一辈在实践中获得真知。谁也不可能一进入就是大师级水平。对于很多行业,资格认证阻碍了人才进入。

最后,现实中出现的认证乱象也亟须对认证来一次大清洗。一方面,一些认证缺少法理依据,“证出无门”现象不少见;另一方面,“证出多门”的混乱现象也存在。如此乱象,不清理,更待何时? (厂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