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丁旭兵:重温革命历史 坚定理想信念

25.08.2014  20:40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 丁旭兵

  在全省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之际,为创新教育引导方式,进一步加强对高校师生的教育,根据《2014年全省宣传思想工作要点》,由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省团委决定联合组织开展“全省高校师生暑期红色之旅”活动,本次活动主要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宗旨,以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通过寻访革命遗迹,聆听革命故事,感受革命情怀,学习革命精神,使广大师生接收爱国主义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自内心地热爱党、真心实意地拥护党,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活动分为示范活动和集中活动两种形式。

  示范活动由省委宣传部组织来自全省各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手、优秀辅导员和“三好学生”代表,分赴兰州市八路军驻兰办事处纪念馆、华池县南梁革命纪念馆、两当县两当兵变纪念馆、会宁县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迭部县腊子口战役纪念馆、宕昌县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岷县岷州会议纪念馆、通渭县榜罗会议纪念馆等开展示范活动。普及活动由各高校自行组织本校师生赴学校所在地或“双联”联系点附近红色纪念地开展活动。

  活动内容为走访红色纪念地、开展志愿服务、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基地、撰写活动体会等。

  出发仪式

  7月21日下午,由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团省委组织的全省高校师生暑期红色之旅集中示范活动出发仪式在兰州城市学院举行。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连辑,为甘肃省高校师生暑期红色之旅分队授旗。连辑在出发仪式上为全省“高校师生暑期红色之旅”集中示范活动代表团授旗并讲话。他指出,“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当代青年应努力做共产主义的忠实信仰者、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实践者、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希望参加此次活动的高校师生利用这一珍贵的机会,怀着敬畏、感恩之心,以思索的眼光、历史的角度,重新走进历史、解读历史;通过实地参观、睹物思人,深情缅怀革命先烈,传承革命精神,从中有所受益和启发,进一步坚定信念,提高本领,奋发图强,努力成长为担当国家建设重任的栋梁之材,共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抹不去的红色记忆,割不断的革命情结—第一站会师地会宁

  7月22日下午,活动工作团顺利到达目的地会宁县后不顾路途疲劳,及时会宁县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的负责人取得联系,在会师塔下,重温入党誓词,庄严宣誓,聆听红军后人还原先辈英烈、三军会师纪念雕塑前、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内……师生们满怀深情地参观每一处记载着峥嵘岁月的印记。并在工作站道德讲堂与老红军、劳模进行座谈交流。民俗展馆绣花的鞋垫、精致的剪纸、生动的皮影、古朴的民居展现了会宁人纯真朴实的品格。和老红军、劳模的座谈令人感动,也令人深省。一位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不平凡贡献的人民教师道出了教育的真谛“再穷不能穷教育,再富不能富孩子”,而我们现在的教育却是和这样的理念背道而驰的。会宁的精华当然是汇聚长征精神的会师塔:通高33.33米象征着无限的循环和长征精神的生生不息。在现代,我把长征精神的坚韧不拔理解为一份坚持,我们能不能坚持自己的一个目标,一个理想,甚至一个信念?和会师塔遥遥相望的是三军会师纪念塔以及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当我置身纪念馆时,栩栩如生的雕塑、真实的照片、战士的遗物像一幅幅波澜壮阔的画卷为我再现了长征的历程、经历的重重困难以及途中一段段可歌可泣,感人肺腑的真实故事。作为一名大学生,自以为对这段历史我很熟悉,可当看到草鞋、皮带、战士们御寒的衣物,还是忍不住羞愧,原来自己对这段文化和精神的理解还是那么浅薄。仔细想想长征精神是有很多值得我们深思、体会学习的东西,也正是现代人缺乏、遗忘的东西。

  他们的优良品德、道德风范永远激励着后辈们不畏艰难,不怕牺牲。我们将继续踏着先烈们的足迹,用长征精神时刻鞭策自己,不忘历史,艰苦奋斗,他们留给我们最大的精神财富便是勇于战斗、乐于吃苦的革命精神,这种无怨无悔的精神能指引我们高校师生为伟大中国梦的实现贡献力量。

  会师中心基点—第二站静宁界石碑

  7月23日上午我们来到红色之旅第二站—静宁。第一次知道以烧鸡和锅盔闻名遐迩的静宁,还有一个红军长征遗留下来的红色遗迹:位于静宁界石铺镇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界石铺纪念园。该景区由胜利指针雕塑、苏维埃界石铺农协会旧址、毛泽东界石故居、缅怀厅、追忆厅、俱进厅、红军楼、红色记忆长廊等组成。这里是红军会师前,毛主席居住过三天两夜的地方;这里是见证红军长征历经艰辛最终走向胜利的地方;这里出过一个青马救主的故事,据说挽救了红军会师的有生力量;这里成长了一位“伯乐”—13岁参军入伍的余新元,雷锋同志的入党介绍人;这里也因和国民党党首蒋介石的名字谐音而受到国民党军队的保护。一个小镇、一个传说、一段历史和一位历史人物是带给我们的最大的收获和感触。

  革命硕果—第三站红色南梁7月24日上午来到红色之旅第三站—南梁。上午11时参观了华池县南梁革命纪念馆,下午14时,与老革命、老党员、老模范进行了座谈交流。华池历史文化悠久,古属禹贡雍州,为周人创业之地,农耕文化的源头,西魏始置县。红色文化积淀深厚,在国内二次革命战争后期,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创建的以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在西北唯一的一块革命根据地,的华池拥有中国共产党在西北建立的南梁革命根据地,是长征的落脚点,是抗日战争的出发点。这里因“刘巧儿”闻名,也是“马锡五审判方式”的诞生之地,有和南泥湾齐名的大凤川,有大家耳熟能详的民歌《军民大生产》、《绣金匾》、《咱们的领袖毛泽东》、还是群众路线思想的发源地。这样的一块土地,诞生了勤劳纯朴的人民—全国劳动模范、“感动庆阳”十佳人物魏文清老人,坚持为乡村人民投送信件,并谱写了一篇三十年来无错投、漏投的先进感人事迹。这样的一块土地还有我们初级教育的典范—列宁小学。看到当时学生艰苦学习的环境,和我们现在的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是为什么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依然为革命培养出了一批批的接班人?这样的一片土地还有一所我们熟悉而又陌生的大学—抗大。说它熟悉是人人都知道抗大,说它陌生是这里是抗大的第七分校,是从山西迁至东华池的。这里的风景怡人,这里的民风纯朴,这里的资源丰富,让我真正领略到了一个真实,全面的华池。作为当代大学生只有从历史中、从革命先辈的身上继承优良革命传统,才能继往开来,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屈脊梁。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