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语者:斯大林时代苏联的私人生活》

20.11.2014  23:22

 

    编辑推荐

    梁文道、刘瑜、熊培云、许知远联袂主编——“理想国译丛”(MIRROR)系列之一(008)——保持开放性的思想和非功利的眼睛,看看世界的丰富性与复杂性。本书有许知远专文导读,揭开“沉默的记忆”。

    1.《耳语者》是一部揭示斯大林时代普通苏联人家庭生活的口述历史。它第一次深入探索了斯大林强权体制之下,普通人窒息的生存状态和扭曲的内心世界。沉默,背叛,坚守,妥协,抑或曲意迎合? 在一个全面控制的时代,是否应该让内心的道德、不安的声音彻底沉睡?

    2.《耳语者》所讲述的斯大林时代苏联的每一个疯狂、悲惨、残暴、荒谬的事件背后,深藏着一颗颗颤抖、麻木、凶残、勇敢、坚毅、悔恨的心灵。历史的荒诞、不可思议,让人脊背发冷。

    3.《卫报》《泰晤士报》《观察家》《每日电讯》等媒体同时推荐的“年度图书”。《时代》、《纽约时报》、《经济学人》、《莫斯科时报》、《波士顿环球报》、《新政治家》等全球各大媒体鼎力推荐。

    内容推荐

    斯大林时代(1924—1953)既是一个全面控制时代的开端,也是它的高潮时刻。经过改造的苏维埃人,既恐惧政治权力,又对它无比崇拜。他们几乎每个人都成了“耳语者”——或藏身于角落窃窃私语、互诉衷肠,或暗中迎合,成为向当局告密的举报人。许多关于苏联的历史著作都聚焦于恐怖的外在现象——古拉格、逮捕、判刑、囚禁甚至杀害,却几乎没有人关注普通的苏联人过着一种怎样的私人生活,他们的真实想法和感受是什么。

    《耳语者》所关注的正是最为广泛的普通人的生存状态和内在心灵,是第一部深入探索斯大林时期个人和家庭生活的口述历史著作。尽管在书中几乎每一页都能感受到斯大林的存在,但是《耳语者》并不讲述斯大林本人,讲的是,斯大林主义如何渗入普通人的思想和情感,如何影响他们的价值观和人际关系。本书也并不试图解说恐怖的起源,或描述古拉格的兴衰;只想解释警察国家如何在苏维埃社会扎根,让数百万普通百姓卷入恐怖制度,或是沉默旁观者,或为积极合作者。正如俄罗斯历史学家米哈伊尔·格夫特所说,斯大林制度的真正力量和持久遗产,既不在于国家结构,也不在于领袖崇拜,而在于“潜入我们内心的斯大林主义”。

    而对于这一切,我们绝不陌生。

    作者简介

    奥兰多-费吉斯(Orlando Figes,1959— ),英国人,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博士,现为英国伦敦大学伯贝克学院历史学教授。他的一系列解读沙俄及苏联历史的著作——《耳语者》、《娜塔莎之舞》等,取得了非凡的成就,是当今英语世界俄罗斯研究的一流大家。作品曾获沃尔夫森奖、NCR图书奖等,入围萨缪尔·约翰逊奖、达夫·库珀奖等,并已被翻译成20多种文字出版。

    译者毛俊杰,1952年生于上海,1978年入复旦分校中文系,1981年后定居纽约,译作有弗朗西斯·福山《政治秩序的起源》、杰克·凯鲁亚克《吉拉德的幻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