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迎接检查而“盖马路种黄豆”,丢了谁的脸?

28.07.2014  13:05

  原标题:“盖路种豆”为迎检,丢了谁的脸?

  江苏泗洪新修马路盖土种黄豆,疑为应付国土督察。近日江苏泗洪县内修好多条柏油马路在夜间被大卡车拉土覆盖种上了黄豆。据称此举被疑为应付国土督察所为,此前县内盛传国土资源部督察组将来暗访调查农田耕地使用情况。当地宣传部工作人员称相关部门正在调查研究,目前不便回应。(7月28日 中国广播网)

  多条好端端的柏油马路却在一夜之间神秘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厚实的泥土,这让人百思不得其解,隔了几日之后,这片神奇的“土地”上长出了豆苗,以前只听说有退湖还田、退林还田、退宅还田,现在却演变成了退路还田。泗洪县如此折腾来折腾去,一会儿修路,一会儿造田,究竟意欲何为?其实,根本不用多想,就知道泗洪官方葫芦里卖的啥药——这其实是为了应对上面对非法侵占耕地的督查,以避免领导人被追责。笔者不禁感叹,“盖路种豆”为迎检,丢了谁的脸?

  近年来,相继曝出为了掩饰自己的违法征地和用地,全国各地已经涌现了诸多的“奇葩”招数。这些“奇葩”招数分别有“刷绿漆”、“薄膜种菜”、“铺稻草、玉米秆”、“种无根树”等等,招数之多可谓层出不穷,招数之妙则简直让人叹为观止。这次的泗洪县更不例外,记者拍摄的照片上崭新的桥墩,“地上已种上黄豆”的标识牌,挖开黄土显露出的柏油路面,参加拉土盖路行动司机的证词,国土资源网上开展国土监察的消息,大量的“人证、物证”都将事件指向了应付国土检查的“招数”,难逃违规占用耕地的“嫌疑”。

  不禁纳闷,为何各地敢一而再再而三的明目张胆、无所顾忌的公权造假?这样的公权造假为何又屡屡发生呢?一者,在政绩冲动的“官念”下,地方主政者不惜以牺牲民众利益去为自己铺就上爬的政绩;二者,对违规使用耕地的处理太过温柔,有时就是逢场作戏,追责总是在你好我好的皆大欢喜中收场;三者,公权的过分强势,让民众失去了话语权,即便是失地或被上楼的农民也敢怒不敢言。

  笔者认为,这次盖路种豆恐怕难以蒙混过关。一则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市民直接向媒体举报,已经说明公众的话语权与监督权得到了充分的尊重;二则我们有理由相信,国土督察人员绝不会被假象所蒙蔽,在问责风暴席卷而来的当口,谁行政不作为谁就会受到问责。马路种黄豆其实是形式主义的具体表现,要改变这种严重的顽疾,不仅要加大对检查与评估形式主义化的问责,强化对监督者的监督,还要实行多腿走路的督查,采取第三方评估等模式,提高督查和暗访的专业性和有效性。唯有如此,才能筑牢权力之笼,给形式主义设置一道防护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