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玉帛之路专家考察手记】阿拉善采玉日 ——玛瑙神话谈
作者:叶舒宪
(作者系甘肃省“华夏文明传承创新”专家组成员,上海交通大学致远讲席教授)
6月11日,晴,考察团出发以来第四日,跨进第三个省区——内蒙古。清晨在街上匆匆用过早餐油条豆浆,便从银川出发,翻过巍峨的贺兰山,先到阿拉善左旗,考察博物馆和奇石市场后,又驱车538公里,经过夕阳染红的曼德拉山和雅布赖山,在夜幕中赶到阿拉善右旗,已经是晚间22点。严格的意义上说,今日横穿腾格里沙漠,进入巴丹吉林沙漠的这趟行程,才算踏上真正的草原玉石之路。
图1,考察团初入阿拉善戈壁
国人崇奉的四大名贵玉石种类,玛瑙位列其中。玛瑙是玉髓类的矿物。阿拉善戈壁,素来以出产玛瑙而闻名。今日从北京到广州,各地的玉石市场和古玩市场上,随处可见出售阿拉善玛瑙的店家或摊位。8000年的玉文化所拉动的新兴产业,借助的是中国人崇玉又赏石的深厚传统力量,往往被外国人所不理解。草原玉石之路的调研,当然也应包括玛瑙文化的传播路线。从文字记载的小传统看,玛瑙进入汉语文献的时间较晚。玛瑙在古书中又写作码瑙、马瑙、马脑等,后者才透露出古人命名这种坚硬而彩色石头的联想原型:它的形状和颜色非常类似马的脑子。从取名上看,先有对马的认识,才会有“马脑”这样的神话想象名称。目前的考古知识表明,马是商代时候才引入中原国家的,所以国人所认识的玛瑙,显然要比其它玉石晚许多。但是要从先于文字的文化大传统看,玛瑙进入人类文化的时间早在旧石器时代,是用来制作工具的原料。玛瑙的硬度达到7-7.5度,明显高于一般的玉石(软玉),所以古人又常用玛瑙工具来加工玉石。所谓“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的说法,“它山之石”中就一定包括玛瑙在内。
由于玛瑙和绿松石一样,是世界性的宝玉。关于玛瑙的神话很多,各国都有。最著名的是希腊神话,认为玛瑙是爱与美之神阿佛洛狄忒的指甲所化成,偶然飘落到大地上。拥有红色玛瑙可以强化爱情。中国古书《太平广记》中则有玛瑙为鬼血所化的说法。可见古人对玛瑙的神圣化和神话化联想,异曲同工。
在阿拉善博物馆中看到数百万前的三趾马化石,知道马科动物在大陆上的生存,与人类进化的漫长历史相伴随。该博物馆中还陈列着大批新石器时代的工具,其中就有玛瑙制成的刮削器,尖状器和镞。可见玛瑙的使用与攻玉治玉的历史相伴,甚至还要更早一些。这样的文化积累,使得世界的五大古文明中都有玛瑙制成的宝物。中国史前文化中已经有玛瑙类装饰品出现,如北方的夏家店下层文化。西周时期在王室贵族间更是流行红玛瑙珠,常用作玉组佩的组成部分。有学者认为“琼”所指的红色玉就是红玛瑙。陕西历史博物馆珍藏的一件唐代玛瑙兽首杯,1970年西安南郊何家村窖藏出土,被评为国宝级文物。
图2,陕西历史博物馆藏唐代玛瑙兽首杯
满怀着邂逅玛瑙的期望,考察团在下午初进阿拉善右旗的公路边休息,采玛瑙,一时间成为自发的群体活动。先是有人捡到一些杂色的小块玛瑙,大家一阵兴奋,流连忘返。临上车前,我在一土堆表面看到一件暗红色的石头,捡起来擦拭几下,露出红玛瑙的脑状外形,原来竟然是一块鹅卵大的红玛瑙!
这是对考察团初访阿拉善之日,最好的天赐礼物吧。
图3,在阿拉善右旗公路边捡到的红玛瑙原石,像不像马的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