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余位老红军与兰渝铁路的不解之缘
新华社四川苍溪9月15日电题: 百余位老红军与兰渝铁路的不解之缘
新华社记者蒋作平、王衡、屠国玺
站在宽敞明亮的兰渝铁路苍溪站大厅里,77岁的赵均国说:“要不是当年105位老红军联名签字,呼吁尽快修建,兰渝铁路开工和通车日期可能会推迟不少时间……”
历经9年艰苦建设,兰渝铁路最后一段——甘肃夏官营至岷县段,正在进行动态验收,全线通车进入倒计时。在此之前的2015年年底,四川广元至重庆段已经开通运营,苍溪是出广元后的第一站。
兰渝铁路,这一连接西北与西南最便捷快速的铁路大通道,与苍溪这个四川盆地北部的贫困县和革命老区县有着紧密联系。
1994年初,由苍溪县发起,联合阆中、南部两县,共同向兰渝铁路沿线9地(市州)25个县(市区)发出《关于促成兰渝铁路尽早立项上马的倡议书》。同年5月10日,沿线186名党政领导干部齐聚苍溪,组建了半官方、半民间的兰渝铁路协作会。
时任苍溪县委办主任的赵均国,被推举为协作会秘书长。1994年10月,《关于申请新建兰州至重庆铁路立项的报告》,上报给四川省和甘肃省政府及当时的国家计委和铁道部。
赵均国说,兰渝铁路是沿线人民共同的期盼,包括苍溪在内的很多山区县,从未有过铁路。老区人民的呼声,引起许多在西南、西北出生和战斗过的红军老战士的关注。在协作会联络下,1998年年底,罗青长、傅崇碧、何政文、苏毅然、王定国等105名老红军联名签字上书,恳请修建兰渝铁路。
签名中,有不少是老红军的绝笔。在苍溪县红军渡·西武当山景区的将帅广场,赵均国站在李开湘雕像前告诉记者:“在北京,我找到生病住院的苍溪籍老红军李开湘将军,他被人搀扶着写下自己的名字,不久便离开了人世。”赵均国还说:“李开湘将军对我说,当年红军长征在苍溪县横渡嘉陵江时,用的是木船,该修一条铁路了。”
据赵均国回忆,在四川南部县,协作会秘书处的同志找到老红军贯文翠,她也重病在床,只写了一笔,就写不下去了,是她儿子握住她的手,才把名字写完,3天后,她就离世了。
在105名老红军呼吁下,有关部门加快了兰渝铁路项目进度。2008年9月26日,兰渝铁路全线开工建设。
广元至重庆段通车一年半以来,苍溪现代物流业、旅游业发展迅速,加快融入成渝经济区和天水-关中经济区。苍溪站站长杨广平说,苍溪到成都、重庆的动车仅需3个小时,到广元、南充仅需1个小时,通车以来已发送旅客78万人次。
兰渝铁路开建以来,赵均国一直关注工程进展。听说新华社“千里走兰渝”采访团来到苍溪,在成都治疗受伤右臂的他,立即返回,接受采访。他现在有两个愿望,一是兰渝铁路全线开通时,能乘车全程体验一下;二是修建一座兰渝铁路博物馆,把包括老红军签名信在内的所有资料,充分展示,永久保存。
20多年来,赵均国收集的与兰渝铁路有关的资料,放满了3个一人高的柜子。在争取项目期间,他随身携带两件宝:一本协作会印制的沿线相关单位和主要领导的通讯录,一本他自己记录的通讯录,上面写满了铁道部相关人员和专家及项目资金部门的联系方式。他还写了45本工作笔记。
“当年签字的老红军在世的越来越少,但他们对兰渝铁路、对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民的情怀,永不磨灭。”赵均国说。(参与记者:张翅、萧永航、黄毅)(完)
( 编辑:王小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