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真的那么可怕?

18.12.2014  09:29

    新华社记者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采访时发现,该市党政办公中心的保卫人员,非法着警服、佩警衔。据悉,保卫人员穿着警服上岗的做法于2001年起实行,2006年又配发了警衔和警号。当地官员称,这些年上访告状的人员增多,每年硬闯市政府的就有上万人,保卫人员穿警服上岗“有时还管不住呢”。佳木斯市政府的一份文件中将此做法列为“维护办公中心正常工作秩序”的重要经验。

    震惊!这个地方是怎样的一个政治生态,怎样的一个官民关系。在我国两千多年封建文化的影响下,如今在我们的领导干部队伍当中,还有些人严重存在古代的“官本位”思想。认为“”是老爷,老百姓是仆人,官欺民、民顺官是理所当然的,致使官民关系颠倒,人民公仆成了人民“老爷”,致使现实生活中经常出现趾高气扬的以官自居者。于是乎,“执政为民”便挂在嘴边上,干的却是谋取私利的事情,对“民生疾苦”不闻不问,漠不关心;官僚主义严重,“堂上一呼,堂下百诺”,大门一出,群众“重足而立,侧目而视”。去年,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2-2013》蓝皮书显示:我国社会的总体信任度进一步下降,已跌破60分的信任底线。官民、警民、医患、民商等社会关系的不信任程度也在加深。

    记得韩寒曾对官民矛盾有过点评:“中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智商和官员们不断下降的道德之间的矛盾。”虽有讽刺和调侃之意,但概括也颇为准确。一些地方政府为了片面追求经济增长不但漠视群众需求,更自恃垄断的社会资源与民争利,使得广大弱势群体不但失去争取利益的机会,还会受到权利的侵害,这就是造成官民矛盾的主要原因。再加上一些官员贪污腐败、横行一方、无视民众需求,动辄暴力相向,严重损害了民众的利益,进一步加剧了官民矛盾的激化。于是,一方面,官员认为民众都是刁民,只能用强力来制伏民众的无理行为;而另一方面,民众认为官员都是追求私利的个体,他们的行为和民意是相对立的。如此恶性循环,双方难以自拔。

    官民关系说到底是权力与权利的关系。作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对矛盾共同体,权力和权利之间不应是此消彼长的零和博弈,而应构建各自恪守行为边界、互相支撑扶持的关系格局。其实老百姓需要的很简单,无非是平静生活、权益得彰。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官员建立笃定的价值观,还原公权力属性。要努力做到知民情、晓民意、了民愿,为公众表达合理的利益诉求建立通畅的制度性渠道,给他们排忧解难。只有拿出诚意和耐心倾听民众呼声,包容和吸纳社会矛盾,这样的怪事才会消失。 小马飞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