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而不休有所为 再续壮志写人生 ——记“全国老有所为先进典型人物”岳达昌教授
【编者按】在喜迎70周年校庆之际,为进一步讲好甘农故事,传播好校庆声音,用榜样的力量激发全校师生精诚团结,奋发有为的工作热情和实现梦想的创业激情,为70周年校庆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学校把先进典型选树、推荐、宣传作为迎接70周年校庆宣传思想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党委宣传部专门下发了《关于推荐2016年宣传报道先进典型的通知》对相关工作进行了安排。即日起,学校新闻网、学校官微将陆续刊发我校师生中的先进典型,希望能发挥典型人物的榜样示范作用,号召、鼓舞更多师生向他们学习。欢迎各单位踊跃投稿,或提供新闻线索。投稿邮箱 [email protected] ,电话:7631163。
2015年12月,我校岳达昌教授荣获全国老龄委“全国老有所为先进典型人物”称号。他是我校离退休老同志老有所为的突出代表,与其它受表彰的先进人物在建设和谐社会、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正能量、扶贫济困、提供志愿服务等方面做出了突出成绩,是大家学习的榜样。
岳达昌生于1941年6月,1962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分配到甘肃农业大学任教,长期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退休后,他热心社会工作,老当益壮,继续发挥余热,为我省农业生产特别是生猪养殖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发挥优势,助力产业
活跃在畜牧第一线的岳达昌教授,与养猪专家刘孟洲教授一起为我省养猪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2001-2004年,二位先生在张掖市临泽县新华种猪场工作,在二位先生和职工的努力下,猪场很快扭亏为盈。之后,新华种猪场顺利通过甘肃省“十五”规划养猪产业重大项目的验收并注册了“华特猪”商标,完成华特瘦肉型猪的企业标准,使甘肃省有了自己的瘦肉型猪品种,成为甘肃农业大学学生的实习和研发平台,丰富了甘肃省种畜资源。
2008年4月,岳达昌教授担任兰州恒丰原种猪场高级技术顾问。他亲自勘察场址、猪舍设计、外地引种、人才招聘、培训员工、建立防疫规程和各种规章制度,使恒丰原种猪场成为“兰州市龙头企业”,并获省农牧厅批准的“甘肃省标准化大型养殖企业”。在恒丰种猪场,岳教授又创造一个“恒丰样板”,在省内外推广。
岳达昌教授介绍说,“恒丰样板”的核心是一个中心四个先进。一个中心即培养基层技术骨干和示范推广新技术,推广良种、良法为中心;四个先进即猪种先进,设施、设备先进,工艺先进,饲喂环境先进。在七、八年的时间里,恒丰向内蒙、陕西、宁夏和我省的广大地区供应优良种猪和仔猪、培养技术骨干百余名等,为西北地区种猪产业的良种化起到有力推动作用,也成为甘肃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甘肃畜牧工程技术学院牧医系的教学实习基地。
积极工作,奉献余热
岳达昌教授发挥自己长项的同时,用自己积极的生活态度诠释着“活到老学到老”的意义。2005年5月26日,甘肃省老教授协会农业委员会正式成立。而后岳达昌教授先后担任第一届秘书长兼农委会副主任,第二届、第三届常委副主任,并任省老教授协会第二、三届常委理事。在实践方面,他多次和其他老专家一起赴农村调研、关心“三农”、服务“三农”;曾代表省老教授协会农委会参加中国老教授协会和分片会议并做书面发言。他积极撰写论文,以第一作者正式发表的文章有五篇,合作撰写七篇,其中参加国际、全国和全省会议各一篇。
岳达昌教授对甘肃省老教授协会农业委员会的工作热情投入,经常为农委会事业发展出谋划策,特别是为“三农”服务献计献策,努力团结农委会领导班子和完善内部工作,使农委会成为省老教授协会的一个亮点。在协会内部,他主管农委会事务工作,事多琐碎,他毫无怨言,踏实工作,受到大家一致好评。农业委员自成立以来,他多次被评为“老教授事业贡献奖”和先进个人。
抓住机遇,尽显余晖
在我省张掖市临泽和会宁、靖远等地,有“千土之王、万种用途”美誉的非金属矿藏凹凸棒又叫坡缕石,中国占世界资源量的五分之四,极有开发和利用前景。以坡缕石为原料、用高科技现代化工艺研制的PAL新材料,在农业、食品、化工、医药、现代工业、健康产业等七大领域里有广泛用途。以上的这些特点,岳教授总结为“多、特、奇、广、易”。
在得知这种新材料后,岳教授便帮助临泽县与北京的一家公司签定合作协议,共同开发坡缕石矿,打造“一带一路”张掖黄金段的实体经济、打造国家级非金属矿——坡缕石生产基地。研制成的以坡缕石为主要原料的营养强化系列肥料,得到了广大农户的一致称赞,在精准扶贫上有着重要意义。除此之外,岳教授还担任了兰州沃迪受损土地修复与环境工程研究院副院长。
现如今,74岁高龄的岳教授仍每天坚持上下班,带领和培养年轻人,经常出现在田间地头,忙碌于县乡之间,继续发挥余热,在有限的时光里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努力,也为自己的晚年生活书写着富有意义的篇章。
(典型材料由离退休工作处推荐报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