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工商局:老年人购买药品、保健品莫轻信“专家”
原标题:预付式消费频频遇“卡” 市工商局:老年人购买药品、保健品莫轻信“专家”
3月7日,记者从市工商局消保处了解到,时下,预付式消费频频遇“卡”,依然成为众多消费者的投诉举报热点。其中,主要以保健品消费和美容美发行业为主。
预付式消费问题颇多
时下,虽然预付式消费为商家及消费者都提供了便捷,同时也得到了不少经营者与消费者所认可的消费方式。然而,在看似双赢的消费背后却存在诸多问题。预付款打水漂,办卡容易退款难。美容美发、餐饮等领域预付式消费纠纷频发,成为近年来消费领域逐年增长的态势。
日前,消费者王先生称,自己3年前在一家餐饮店办理了两张储值卡,各储值了3000元,可没有想到时间不长商家就人去楼空,最后几经周折联系到商家,商家承诺可以去别的店面消费,直到2016年9月自己消费了一次后却被告知不让消费了,而储值卡里还有余额。
无独有偶,杨女士反映称,在别人的介绍下,自己在西关十字一美容院办理了一张会员卡,陆续消费了一些。可在2016年因为种种原因没有时间去美容院消费了,就想着把会员卡里剩余的钱转出来,可是当她与商家提出该问题时,商家怎么也不答应,为此,杨女士向工商部门进行了投诉。
对于此类问题,工商部门提醒消费者,在接受预付式消费时,要理性,不要盲目地因商家的优惠或听信商家一面之词而造成自己的钱财损失。在接受预付式消费时最好掌握商家的一些基本情况,要与商家签订书面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这样可避免较大损失。
购买药品、保健品莫轻信“专家”
“我看了一档节目,说是有种药对治疗血压高有特效,而且节目里的专家说的情况特别符合自己的状况。于是,我就花5000多购买了三个疗程的药,可是服用后一点效果都没有,后来再打电话过去,对方说疗程不够,还要再服用,后来再联系商家的时候,就是各种理由推诿,现在直接无法取得联系了。希望你们能帮帮忙。”日前,消费者李某在电话里对工商部门说。
城关区付家巷的孙老先生已年过八旬,今年6月,他被通知在一家保健食品经营站内听健康知识讲座。听完后,孙先生在现场便开一个月的药,要价15360元。可吃了几天后,却发现毫无效果,反而出现了拉肚子等症状。想打电话时,却无法接通。
据工商人员介绍,像孙先生这样的情况,在12315指挥中心接到的很多,还有一些老年人因购买上门推销的保健品导致权益受到损害的申诉,这样的投诉一般有这样的特点,大部分老人接到电话请他们去听健康讲座,现场还有所谓的专家讲授养生知识,但到现场才发现是推销产品,有的老人动心便购买服用,结果没有任何疗效,致电商家时,商家便表示是正常现象,再坚持服用就会有效,之后商家就无法取得联系。所以说,像孙先生这样的老年人,在购买药品、保健品时,一定不要再相信所谓“专家”的说辞了。
( 编辑:宋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