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日间照料中心模式值得推广

20.01.2015  01:42

    在兰州,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的建设已有数年的历史。尤其是去年,兰州市多方筹措资金,全面完成了104个城乡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任务,为老年人搭建了一个安度晚年的新平台。日间照料中心,这个被誉为虚拟养老院的“线下实体店”,再度成为兰州探索养老事业的一个新载体。(相关报道见1月19日《兰州日报》四版)

    养老的话题之所以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是源于公众对未来养老的心理焦虑。现在,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94亿,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老年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也是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面临挑战最大的国家。预计到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55亿,2033年突破4亿,2050年达到4.83亿。届时,社会总抚养比将由目前的45%提升到98.8%。食之者众、生之者寡,如此严峻的老龄化态势,进一步加大了人们对“我的晚年谁来养”的担忧。

    而一说起养老院,多半人对养老院的认识,除了少量公立养老院,更多的是私立的位于远郊远离人烟的“孤岛”。虽然有小桥流水、有宽大的游艺厅、有专门的护理站,但是缺了人气,缺了亲情,更缺了居家的感觉。子女探访不便,周边配套设施也并不完善,同时,相关的监管也不利。正因如此,才会有诸多负面

    新闻曝出。而近些年火起来的虚拟养老院只是解决了老年人吃饭穿衣、日常起居的问题,老年人精神生活如何保障,成了新的问题。而目前兰州市启动的日间照料中心却是一种新型运作模式,这个为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医疗咨询、保健讲座、理疗康复、文化服务、中医按摩、食物配送等服务项目的机构,在综合了虚拟养老院的优势后,将居家养老的老年人从独居引向了社会群居,大大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生活。

    同时,老人们有各自的生活圈、朋友圈,如果入住养老院,又要面对一群陌生人,要去适应彼此的生活习惯、个人爱好等,这使得很多老人不愿去养老院居住。因此日间照料中心的优势还在于,老人们生活在自己的圈子,打消了老人们的许多顾虑。毕竟俗话说的好“千好万好,不如自己的家好”,尤其对恋旧的老年人来说,居住在自己的社区,有常用的物品,有熟悉的环境,有长期交往的左邻右舍,可以按自己的习惯生活,早上起来锻炼身体,与熟悉的人下下棋、打打牌,自由自在,更能感受到晚年的宁静与温馨。而比起住进专门的养老机构,日间照料中心的模式更为贴心和实在,无论是对社会、个人都称得上是最节俭,也最实用。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以社区为依托的日间照料中心模式,是科学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根本道路。而我们政府需要做的,是在政策上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建立政府购买服务、运营补贴、困难老人评估和服务质量评估等制度,使已建成此项目的社区能更好的运转起来,并进一步加快未开展此项目社区的工作力度。